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賈婧 劉莉
本報天津9月20日電 (記者賈婧 劉莉)中國科協調查發現,38.6%的科技工作者自認為對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缺乏足夠了解,49.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沒有系統地了解和學習過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知識。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希在今天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科學道德建設”論壇上透露了這一調查結果。
中國科協2008年開展的10城市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對于“當前科技工作者中是否存在浮躁心態和行為?”90%的科技工作者認為“的確存在”,95.1%的人認為自己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第二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也顯示,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確切知道自己周圍的研究者有過學術不端行為。
“學術不端行為的出現,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意為之的,另一類是由于對學術規范缺乏必要的了解而造成的。”陳希認為,這充分說明了加強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據他透露,中國科協已與教育部聯合編寫了宣講提綱,以研究生為重點,在高校更加廣泛地開展科學精神、科學道德和科學規范教育,爭取用一段時間建立起全覆蓋的科學道德教育長效工作機制。
陳希認為,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學術不端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有破有立,既要強調道德約束,也要堅持監管懲處,才能取得實效。
就社會輿論反映強烈的不良學風問題,陳希表示,中國科協將主動開展調查,及時發布調查結果。他說:“我們也愿接受有關單位和部門委托,開展針對學術不端行為舉報的調查,將調查結論提交委托單位,作為懲處的依據,激濁揚清,使科學研究成為陽光下最純潔、最高尚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