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工信部網站
2011年11月9日,首屆中國國際綠色創新技術產品展在廣州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樹聲出席開幕式。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出席開幕式,并在“綠色創新 低碳發展”主題論壇上發表演講。
蘇波在講話中指出,“十一五”期間,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我國工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從2005年的2.59噸標準煤下降到2010年的1.92噸標準煤,年均下降5.85%、累計下降26%,實現節能量6.3億噸標準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4.9%的工業增長,為確保完成國家“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促進工業科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蘇波強調,“十二五”是推進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編制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別下降20%左右、20%以上和30%,工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5%。工業綠色發展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以設計開發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為目標,堅持節約、清潔、低碳、安全發展,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大力增強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按照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思路,充分利用現有工業基礎,堅持調整優化存量與積極有效發展增量相結合、應對當前發展與培育未來產業競爭力相結合,加快構建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完備、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可持續發展的工業體系,從主要依靠規模擴張、過度消耗能源資源的粗放發展向注重效率、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轉變。針對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薄弱環節,繼續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在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組織開展“兩型”企業和工業園區建設試點工作,探索重點行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
二是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進一步提高重化工業在能耗、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準入門檻,嚴格實施工業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加強對產能過剩行業建設項目的管理;嚴格控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能力,遏制傳統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盲目發展。抓緊建立完善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采取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等一系列綜合措施,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積極開展跨地區兼并重組,加快用先進生產能力取代落后生產能力,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積極培育一批技術先進、資源利用水平高、產品競爭力強的示范企業,帶動行業綠色發展。
三是努力推進形成節約、清潔、循環、低碳的生產方式。更加注重從資源投入和使用、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后端治理等環節,全過程、全方位建立節約、清潔、循環、低碳的新型生產方式。以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循環經濟、低碳技術為核心,推進企業生產方式轉變。推動企業節能、節水、節約原材料,健全企業能源資源管理制度,強化主要行業單位產品能耗對標管理。推進生態設計開發,開展清潔生產重大技術示范和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推動資源再生和機電產品再制造產業發展,加強企業廢物綜合利用,建設全社會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積極發展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加快低碳技術研究開發,抓好傳統行業低碳技術示范和推廣應用。
四是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跟蹤世界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做強裝備制造業,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提高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著重從核心技術突破、產業鏈完善、商業模式創新、市場培育等多方面下功夫,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把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轉化成對節能環保低碳產業的市場需求拉動力量,全面推進節能環保低碳技術、裝備、產品、服務發展,促進節能環保低碳產業發展。
中國國際綠色創新技術產品展以“綠色創新 低碳發展”為主題,旨在促進國內外綠色低碳先進技術和產品的發展,為綠色低碳企業創造新的貿易、投資和融資機會。展覽由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國資委七個部委及廣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上海七省(直轄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主辦,于每年的11月9-11日在廣州舉行。
在廣州期間,蘇波還到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調研,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隨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