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濤報道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1年10月31日
10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區和行業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逐步將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先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等開展試點,條件成熟時可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范圍進行試點。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
這是繼10月12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之后,中小企業發展獲得的又一利好消息。
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國務院先后針對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做出政策調整。“這說明政府已經意識到廣大中小企業當前負擔過重、發展難的問題,通過降低稅負水平給企業讓利,客觀上有利于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和維持社會和諧穩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郭勵弘向記者表示。
持續為企業“減負”
最近一段時間,國家對中小企業的困難局面格外關切。10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提高小型企業的公司稅起征點,將小型微利企業減半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至2015年年底并擴大范圍,并將符合條件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納入科技開發用品進口稅收優惠政策范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陳乃醒表示,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以及地方政府各種費用名目繁多,企業負擔沉重日益成為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絆腳石”,尤其是增值稅、營業稅征收比例過高,不利于廣大中小企業增加投資、擴大規模以發展壯大。
北京一家節能企業負責人杜凱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與去年同期相比,他所在企業今年9月購買各項原材料的價格平均上漲幅度已經超過15%,物流和人工成本漲幅更大,分別達到20%和30%左右。“現在我們的成本上升了差不多20個百分點,而同期銷售額卻下滑了20%,企業利潤越來越薄,處境艱難”。
在得知減稅的消息后,杜凱峰高興地說:“這太好了,感覺肩上的壓力一下減輕了很多,國家制定的減稅措施來得太及時了。”杜凱峰表示,“繳納的稅費少了,企業經營成本會得到有效控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會因此提高。聽到減稅的消息后,公司上下的生產積極性比從前更高了,產品出口意愿也更強了。”
陳乃醒表示,小型微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適當降低小企業公司稅起征門檻,還能起到增加就業、維護社會穩定、抑制貧富差距、實現公平分配等作用,益處多多。對此,陳乃醒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今后可以考慮成立小企業專項扶持基金,為剛剛起步的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擴大服務范圍和水平以提高其市場生存能力。
積極的金融扶持
中小企業“成長中的煩惱”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根不正、苗不紅”的身份問題。缺乏“國字號”背景,使中小企業在融資貸款、人才引進、市場開拓、維權等方面容易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視”。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固然與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有關系,但政府如何營造一片對中小企業充分信任的土壤關系更大。”投中集團首席分析師李瑋棟表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支持不足,造成小企業融資難、程序復雜,間接地拉高了融資成本,導致部分企業從經營實業走向資本運作。
近一段時間以來,在小型微型企業最為集中的浙江省溫州市,由于小企業難以通過銀行渠道獲取周轉及擴大企業規模的資金,民間借貸風潮逐漸興起并愈演愈烈。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上半年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元,其中用于一般性生產經營的僅占35%。
“小企業對實業生產不感興趣,其癥結仍在于政府對小企業優惠政策缺位和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
為給小型微型企業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10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通過金融措施在融資方面對小型微型企業提供便利;要拓寬小型微型企業融資渠道;逐步擴大小型微型企業集合票據、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積極穩妥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等融資工具;進一步推動交易所市場和場外市場建設,改善小型微型企業股權質押融資環境;積極發展小型微型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
在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允許商業銀行將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視同零售貸款計算風險權重,降低資本占用”這一條對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對小型微型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改善銀行金融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李瑋棟表示,隨著該條款的有序實施,廣大小型微型企業將重新回歸到以產品和服務創造價值的軌道上來。
財政金融齊給力 中小企業迎來政策“春風”
李瑋棟預計,此次國務院對小型微型企業的重點支持客觀上也會改變資本市場的投資風向,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將會緊隨其后,為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和工具。
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國務院頻頻出臺減稅政策,與一段時期以來愁云慘淡的國際經濟形勢不無關系。2008年至今,國際金融危機余波未消,美債、歐債危機又相繼爆發,在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全球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攀升,并迅速帶動產品及勞動力價格上漲。這對以“加工+出口”模式為主,并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期的中小企業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企業利潤愈加微薄,不堪成本重負。
目前在我國登記注冊的企業中絕大多數是小型和微型企業,它們為社會提供了最廣泛的就業和消費機會。“如果市場行情遲遲難以好轉,就有可能出現大批小企業倒閉的現象。”李瑋棟認為:“屆時,將會出現消費被抑制、阻礙新興行業發展等惡果,其影響還會通過產業鏈蔓延至上下游的一二級產業,進而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威脅國有企業與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
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正遭遇拐點,人口紅利日漸消耗殆盡,這使得勞動力成本上漲預期上升,產業結構調整面臨重重難題。郭勵弘認為,采用直接減稅的方式營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經濟環境才是妥善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所在。
“一直以來,我國為鼓勵商品出口,對內銷和出口企業存在差別待遇,政府對企業的稅收扶持主要集中在出口類制造企業,此類企業通過對外貿易可獲得國家出口退稅優惠,而商業和服務行業卻普遍存在營業稅稅率偏高的現象。企業間無法站在同一起跑線平等競爭,長此以往必將挫傷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郭勵弘分析認為,此次新增兩檔增值稅低稅率,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既可以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降低稅負,還能鼓勵企業重視國內市場,使內銷企業和出口企業獲得一致的稅收待遇,減輕內銷企業經營壓力,為政府擴大內需做出積極貢獻。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低迷,企業出口受阻。”李瑋棟認為,在這一時間點接連出臺減稅政策,還可以看作是政府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對產業分工更加細化的引導,客觀上有利于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有利于保持中國企業長久以來積累的成本與價格優勢,從而增強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控制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