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1年10月24日
本報記者 楊文利報道
在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5年時間,實現技工貿收入超過1萬億元,孵化培育形成4-6家規模超過千億元的大企業,同時孵化壯大上萬家“專、精、特、新”中小微科技企業。
10月18日正式對外發布的《中關村科學城發展規劃《2011-2015)》(以下簡稱《規劃》),用這樣一組令人炫目的數字勾勒出了未來5年中關村科學城的發展藍圖。
對比一下2009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的總收入接近1.3萬億元,如今位于中關村核心區核心的中關村科學城的發展目標,相當于“再造”一個中關村。
從“電子一條街”到現代科學城
中關村科學城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中關村大街、知春路和學院路周邊,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的核心。這里是中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誕生地和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祥地,著名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就誕生在這一區域。
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如今這一區域匯集了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中心上百家,以及聯想集團等6000余家高科技企業,成為我國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
剛剛發布的《規劃》提出,要推動科技與產業融合、科技與金融融合、科技與文化融合。力爭用5-10年時間,把中關村科學城打造成為世界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企業研發總部云集、高技術服務業發達、科技創新創業和國際科技交流活躍的現代科學新城,鞏固提升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龍頭地位。到2015年,中關村科學城技工貿總收入超過1萬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中關村創新平臺常務副主任、中關村科學城工作組組長、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梁勝表示,可以用“3437”來概括《規劃》內容,“34”是指在“十二五”末實現“三個提升、四個一流”,接下來的“3”是指三大任務,“7”是為實現三大任務而打造的七大類平臺。
梁勝具體解釋,“三個提升”是指原創能力顯著提升,年專利授權量達1萬件以上,年均增長30%;成果轉化能力大幅提升,年技術交易額達到2000億元,技術交易額占到全國25%左右;輻射帶動能力顯著提升,在首都經濟圈和全國其他地區輻射帶動一批專業產業基地發展。
“四個一流”即聚集3萬名左右全球一流的高端人才;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培育國際一流的高技術龍頭企業;打造一批行業一流的特色產業園,聚集企業總部及研發機構。
“三大任務”包括:第一,承接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項目,取得一批世界級的原始創新科技成果,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高地;第二,承接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863計劃,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科技企業總部運營、研發設計、技術服務等高端環節,帶動國家和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第三,以國家在中關村開展的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和高技術服務業基地建設為契機,做強做大研發設計服務、工程技術服務、科技中介服務、信息服務等高技術服務產業。
為了實現這三大任務,《規劃》明確了中關村科學城的發展路徑,要圍繞機制體制創新,依托中關村創新平臺,打造人才集聚平臺、資本配置平臺、特色產業園、產業技術研究院、平臺型大企業、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等七大類平臺,把相對稀缺的空間資源盤活利用起來,把相對封閉的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起來,把密集的創新要素與產業發展對接起來,實現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業轉化、輻射發展等創新環節有機銜接互動,政府、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的新局面。
促進42個細分產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由北京市經信委會同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發改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委、市交通委、市商務委、市金融局和海淀區政府等相關部門共同編制的《規劃》于2011年年初啟動,采取“政府+龍頭企業+戰略科學家+行業中介”的大協作模式,由產業鏈龍頭企業牽頭和科學家參與,編制了42個細分產業促進實施方案,并在此基礎上編制形成了《規劃》,編制過程中廣泛征求專家、有關部門和區縣的意見,確保《規劃》的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重點編制的42個細分產業促進實施方案,細分產業不僅包括物聯網、云計算、高端軟件、數字電視、生物制藥、衛星應用、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等引領新技術發展的新興產業,還包括研發設計服務、工程技術服務、技術交易與經營服務、創業孵化服務等高技術服務業。
《規劃》如此細化到42個具體的產業領域,長城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用“令人吃驚”來評價。他說,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發展的新興產業大多是跟隨性產業;未來30年,中國尤其是中國的高新區一定要走發展原創型新興產業的道路。中關村示范區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此次《規劃》明確的42個細分產業領域發展方向,有很多正是原創性新興產業。相信將來會從這里誕生不少原創性的新興產業,并輻射到全國以及世界各地。
《規劃》提出,要堅持合作發展、開放發展理念,在布局上立足但不局限于現有區域,引導研發設計機構和高科技企業總部在科學城內布局,引導中試轉化和生產基地在首都經濟圈及全國其他區域合理布局,形成對外輻射發展格局。
拆掉圍墻加快產學研結合
隨著《規劃》發布,一個頗為引人矚目的現象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多年來橫亙在大院大所和高校間的圍墻將會被拆除。
在北京北四環路和學院路交會處的東北角,原本屬于北京科技大學地域的一人多高的圍墻已經拆掉,因為這里將建設由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海淀園與北京科技大學共同打造的中關村高端人才創業基地。
拆掉圍墻,北京科技大學并不是個案。北京理工大學擬將西三環和北三環交會處的圍墻推倒,打造中關村國防科技園。
梁勝介紹說:“目前參與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十幾所高校大多數都表達了拆掉圍墻的想法。”
事實上,拆掉圍墻并不是將所有校墻拆除完全開放,而是要在有富余空間的地方拆除部分圍墻,蓋產業樓、辦產業園,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壓力。
根據《規劃》,將支持龍頭產業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盤活存量空間資源,共同建設一批專業集聚、開放共享的特色產業園。截至目前,北京市政府已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35個項目單位簽約,擬建設37家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產業創新園。
拆掉“圍墻”不僅是指盤活土地空間資源,建設特色產業園,同時還要拆掉多年來產學研之間無形的“圍墻”,促進產學研之間的合作。
據了解,目前,中關村科學城區域內匯聚了27所國家重點高校、30多家中科院研究所、25家國家重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如何更好地整合這些創新資源,是實現中關村科學城發展目標的關鍵。
梁勝說,中關村科學城的建設,將嘗試打破產學研之間的隔閡,緊緊圍繞“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的戰略思想,立足區域擁有的豐富科技資源,把夯實基礎研究與加強前沿技術開發作為立足點,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切入點,把大力發展高技術服務業作為落腳點,進一步釋放中關村科學城創新活力,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改造升級現有老城區,盤活利用相對稀缺的空間資源,開放共享相對封閉的科技資源,推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地方政府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發揮對首都和國家創新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