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商報網 作者: 喬 燦
《機電商報》,2011年11月7日
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成為了當前中國工業的主題。2011年11月1-5日,主題為“創新轉型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2011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CIIF2011)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在此次展會上,工業領域的眾多新技術成果紛紛亮相滬上,其中自動化、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新動態尤為引人注目。
這些新技術領域的蓬勃發展,恰恰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鋪就了一條關鍵道路。
當代中國制造業創新升級的進程,既體現了自上而下的政策規劃引導,也反映了自下而上的產業現實發展需求。一方面,我國制造業的宏觀發展要求,使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應運而生;另一方面,在市場競爭因素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大量制造企業面臨著成本、效率、合規性等方面的多重考量,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要求顯得越來越迫切。在這種形勢下,工博會展示的技術繁榮正逢其時。
例如,在本屆工博會的自動化展館,工業機器人新產品的展示空前集中。在現場,來自ABB、FANUC、KUKA、史陶比爾等國際品牌的新型工業機器人“各施絕技”,令人嘆為觀止,也成為了展會的最大亮點之一。不難發現,當前的工業機器人在日益提高速度、精度性能的同時,還積極結合視覺技術等前沿技術,使應用范圍大大拓展。
工業機器人產品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工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減少工業生產的非標準環節,也能大大提高效率和產品質量。此前,在國內的大部分工業機器人應用還只集中在汽車制造領域,而今天其應用領域已經輻射到了電子制造、新能源、食品、物流等多個行業。這種高新技術應用的輻射現象,正反映出我國廣大制造業對先進制造設備的需求日益旺盛。
在本屆工博會上,高性能運動控制、傳感器、工業網絡等領域的技術成果同樣引人注目,這些貫穿于制造業各個環節的高新技術,正是實現“兩化融合”以及企業生產標準化、智能化的技術基石;而在物聯網、新能源、智能電網、工業節能等具有戰略性的“舉國題目”中,它們同樣無處不在。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高新技術在國內制造業的應用日漸廣泛和成熟,加速的趨勢十分明顯。反觀這些技術領域在國際范圍內的發展趨勢,也越來越注重與中國制造業等重要市場的需求相結合。
在工博會現場,隨處可見符合國內需求、針對各個細分行業的行業技術解決方案展示。這些貼近實際的技術方案,既使冶金、石油石化、機械制造等傳統行業的轉型與升級更加現實和可行,也使新能源、電子制造、智能交通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站在了一個較高的起點。這充分說明,制造業的轉型與升級不僅要依靠發展新技術,同樣需要注重將技術發展與行業實際相結合。
可以說,正是工業技術的多樣化發展,共同促進制造業向著更優化、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大步邁進,本屆工博會無疑將這一前景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相信,在制造業創新轉型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道路上,將深深銘刻下更多新技術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