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能源報
又到一年年終。即將過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能源裝備制造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進入到由“大”變“強”的關鍵階段。中國裝備制造業必須走向高技術、高品質和高附加值已成為業內共識。
同時,發展思路也日漸清晰。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決不能脫離現有裝備制造業的基礎,另搞一套新的產業體系,必須要和傳統裝備制造產業的改造提升相結合。在不脫離現有裝備制造業基礎的前提下,重視新興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
圍繞向高端發展的主線,一年來,在電力裝備、煤機裝備、油氣裝備、新能源裝備等領域,涌現出諸多重大突破和階段性成果。但是,正如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所言, 我們的裝備制造業依然患有“心臟病”和“神經病”,即缺乏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這需要“十二五”的后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努力改變。
本期將為您梳理能源裝備行業一年來的重大事件與得失,從中汲取成功的經驗和前行的力量。
1
NEWS·2011
天然氣長輸管道
三大關鍵設備實現國產化
12月初,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首套國產天然氣長輸管線20兆瓦電驅壓縮機組正式裝車出廠并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組驗收,這一關鍵設備實現國產化,是我國大型離心壓縮機設計制造技術的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此類產品的國外壟斷。加上此前成功研制的30兆瓦級燃驅壓縮機組和高壓大口徑全焊接球閥,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三大關鍵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主要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大型長輸管線電驅壓縮機組,是天然氣輸氣管道動力供給場站用于壓縮和輸送天然氣的關鍵核心設備,是整個供給場站的“心臟”,是我國重大裝備國產化領域突破重點之一,被業界喻為天然氣工業領域的“兩彈一星”。一直以來,全世界也只有美國GE、英國羅羅、德國西門子三家企業能夠設計、制造和總成。
在首套20兆瓦長輸管線電驅壓縮機聯合研發過程中,我國還取得了“高效管線壓縮機模型級”等30多項自主創新成果,為以后國產化大型壓縮機、超高速電機等提升發展奠定了基礎。
點評
此前,我國20兆瓦長輸管線電驅壓縮機組長期依賴進口。依托西氣東輸工程,2009年11月,中石油與天然氣長輸管線電驅壓縮機組總成套單位沈鼓集團,參研單位上海電機廠、上海廣電電氣公司、哈電集團、鞍山榮信電力電子股份公司聯合啟動研發攻關。經過兩年半的艱難攻關,如期完成了首套機組的研制任務,大型長輸管線壓縮機、大功率變頻器、超高速直聯電機三大部件分別通過國家鑒定,并于12月6日成功完成最后一次72小時全速聯調試驗??梢哉f,沒有西氣東輸工程,天然氣長輸管道關鍵設備的國產化還要推遲許多年。
20兆瓦長輸管線電驅壓縮機組、30兆瓦級燃驅壓縮機組、高壓大口徑全焊接球閥等天然氣長輸管道關鍵設備研制過程中,集中體現了能源裝備國產化的兩條重要經驗:一是充分依托重大工程,加快用戶牽頭的裝備國產化進程。二是堅持自主創新,特別是堅持原創性的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