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科技網 作者: 李大慶
中國科技網訊 “我國在科研信息化基礎設施方面投入較多,整體硬件設施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大。但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在12月15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科研信息化發展研討會上,中科院副秘書長、院信息辦主任譚鐵牛總結了當前我國科研信息化的特點,并提出了發展的具體建議。
本次研討會由中科院、科技部、教育部、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舉辦。譚鐵牛在會上作了演講。他說,世界各國紛紛制定了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把推進科研信息化作為提高國家科技競爭力的關鍵和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戰略舉措,尤其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各國均將科研信息化設施作為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以促進科技創新并為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一個月之前,第38屆世界超級計算大會公布了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名單。其中有74臺為中國所有,擁有量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即使如此,譚鐵牛也依然認為中國的科研信息化仍處于發展階段。“只有當中國出臺國家級的科研信息化規劃時,中國的科研信息化才能算作進入跨越發展階段。”
譚鐵牛指出,目前我國科研信息化存在四大特點,一是缺乏國家層面的整體戰略和規劃,缺乏總體部署、協調和政策支持;二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有待加強;三是基礎設施方面投入較多,除科研網絡外,整體硬件設施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大;四是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整體協同和組織工作需要加強。
鑒于科研信息化將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引擎和顯著特征,譚鐵牛提出三點建議:國家制定科研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并將其建設納入國家長遠專項規劃中;統籌科研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維護,參照國家大科學工程的管理,納入國家支持范圍;加強科研信息化政策法規研究,建設科研信息化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記者 李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