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國際部
美 國
用石墨烯片制作集成電路;研制出慢速內存和快速內存“合二為一”的新存儲器;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問世;芯片有了感知認知能力。
毛黎(駐美國記者)IBM公司的研究人員通過在碳化硅晶圓的硅面上種植石墨烯,成功研制出首款由石墨烯圓片制成的集成電路,向研制出石墨烯計算機芯片前進了一步。
科學家開發出可使慢速內存和快速內存“合二為一”的新器件,它能同時執行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器件的功能,并用于主存儲器中,有望徹底改變計算機內存技術。
科學家利用石墨烯研制出新型的場效應晶體管,其能將開關頻率提高1000多倍,可廣泛應用于未來的電子設備和計算機中,使之功能更強,性能更優異。
科學家首次研發出能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的雙向無線廣播技術,有望研制出更快捷高效的網絡。
英特爾公司研發出可大規模生產的三維晶體管,采用三維晶體管的芯片能減少能耗和提高性能。這是集成電路問世后計算機領域最重要的轉變。英特爾還展示了采用新三維晶體管制成的22納米微處理器—“常春藤橋”。
IBM研究人員首次成功構建出兩個具有感知認知能力的硅芯片原型,它們能像大腦一樣具有學習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種芯片的新一代計算機即將閃亮登場。
IBM公司展示了首塊集成式賽道存儲器樣本,其兼具傳統硬盤的大容量和閃存的快速運算以及持久耐用等特點,在存儲密度和制造成本方面有望超越閃存。
科學家使用砷化鎵銦代替硅研制出全球首款全門三維晶體管。生產方法可同傳統制造過程兼容,有望被工業界采用,開發出速度更快、更高效的集成電路和更輕便節能的手提電腦。
英 國
高速處理器與高容量存儲器相繼問世;玻璃制造出新式“長壽”存儲器;量子互聯網和生物計算機研究成果顯著。
劉海英(駐英國記者)1月,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們使用名為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的芯片研制出新的計算機中央處理器,其擁有1000多個內核且通過給每個內核分配一定數量的專用內存來提高處理速度,新設備的能耗也更低。
7月,科學家證明,量子點和經典數據流能在傳統的光纖網絡內交織在一起攜手同行。這意味著量子密鑰分配能與傳統數據通道一起工作,為量子互聯網的建成鋪平了道路。
8月,南安普敦大學的科學家使用激光使玻璃塊中的原子重新排列,讓玻璃“變身”為新式存儲器。其塊頭小、存儲能力強、防水且耐高溫,壽命可達幾千年,使海量信息長時間安全存儲成為可能。
8月,英國和意大利物理學家聯合開發出一種X光光刻電路技術,用X光照射直接將電路“書寫”在特殊材料上,形成高溫超導微電路。該技術不僅能帶來全新的低能耗電子設備,在燃料電池、催化劑等多個領域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9月,劍橋大學的科學家讓單個電子在兩點間往返運動。這一進展或有望解決電子攜帶的量子信息丟失問題,成為研發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步。
俄羅斯
重視信息技術“從我做起”;網民數量首超德國,躍居歐洲第一;軍用信息技術取得進展。
張浩(駐俄羅斯記者)俄羅斯政府領導人對信息技術非常重視,“從我做起”。3月,總統梅德韋杰夫提倡所有部長和州長使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
市場調研機構9月發布報告稱,俄羅斯網民數量首超德國,躍居歐洲第一。
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瓦連里•格拉西莫夫上將9月表示,俄羅斯軍隊即將裝備第六代無線電通訊系統,取代目前使用的第五代無線電通訊系統,還將對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造。
德 國
啟動“云計算行動計劃”;在大容量磁存儲和量子計算機方面有所進展;創造了光纖傳輸和激光束傳輸新的世界紀錄。
李山(駐德國記者)在2011年漢諾威國際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CeBIT)上,作為中心主題的云計算技術得到充分展示。聯邦經濟和技術部聯合經濟界、科技界共同啟動了“云計算行動計劃”,以加快云計算建設的步伐。
3月,弗勞恩霍夫協會海因里希-赫茲研究所與丹麥技術大學等在長度為29公里的單一玻璃光纖線路上創造了每秒傳輸10.2太比特(相當于240張DVD光盤存儲的數據量)的光纖傳輸速率新世界紀錄。
5月,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首次成功實現了單原子存儲量子信息—將單個光子的量子狀態寫入一個銣原子中,180微秒后將其讀出。最新突破將有助于設計出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并讓其遠距離聯網構建“量子網絡”。
5月,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成功完成了在一秒鐘內為26太比特的數據編碼并輸出50公里,再成功解碼的實驗。這是迄今用單一激光束傳輸的最大數據量,其每秒傳輸的數據需要700張DVD光盤來承載。
法 國
裝備首批“未來士兵”;與谷歌公司圍繞信息技術優化進行合作;政府部委間網絡將使用IPv6技術;開通第一個4G網絡實驗平臺。
李釗(駐法國記者)1月,國防部發表公報稱,武器裝備總署日前完成了首批Felin未來士兵系統的裝備,計劃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全部22588套裝備任務。每套系統中電子背心是核心,它配備了電池、電腦、GPS系統、人機交互界面等先進設備,讓每個士兵的戰斗能力更強且保護更多。
2月,國家科研中心發表公報說,其與谷歌公司將圍繞信息技術優化這一主題進行合作。信息技術優化在運輸、網絡、生產管理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研究結果可被用來設計新一代光纖,優化無線網絡的數據傳輸并對環境資源開展調控等。
10月,貝松在布雷斯特宣布,法國第一個4G網絡實驗平臺“IMAGINLAB”在當地正式開通。
瑞典和西班牙聯合研制一塊路由器,其由一個“人造原子”制成,在單光子層面工作,未來能作為量子信息網絡中的量子節點,為其提供基本的數據處理和路由。目前已能成功演示內嵌于一條傳輸線中的該由器是如何將單個光子從一個輸入端口運送至兩個輸出端口中的一個。
烏克蘭
網格技術的研發取得成果;為高端智能并行計算機設計出概念、結構和軟件算法;完成了國家“圖像計算機”研發計劃等。
程剛(駐烏克蘭記者)國家網格基礎設施已組合了3200個處理器內核和超過500太字節的信息存儲,網格技術正成為解決物理、納米技術、生物醫學、地理和經濟的應用型問題的必要工具。
提出了一種新模式,可通過預報社會、電子技術和環境危害的發生與進展情況來解決環境問題。
以色列
研發出一種能通過思維控制計算機的裝置;聯合推出光纖到戶工程;開發出一種車載視覺探測系統。
鄭曉春(駐以色列記者)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能通過思維控制計算機的裝置,可幫助無法使用鼠標和鍵盤的殘疾人操作計算機。這種稱為MinDesktop的裝置由記錄和分析腦電圖的專用頭盔、人機界面以及能將思維轉化為計算機操控動作的程序組成。
10月,財政部、國家基礎設施部、通信部和電力公司聯合推出了光纖到戶工程,目的是建設覆蓋全國的光纖寬帶網絡。今后7年,將首先建設覆蓋65%以上用戶的光纖寬帶網基礎設施;未來20年完成覆蓋全國的目標。全部網絡一旦完成,可比現有網速快10倍,并為今后大幅度提高網絡運行速度和效率奠定基礎。
開發出一種車載視覺探測系統,其由攝像頭、信息處理芯片和預警顯示等幾部分組成,可使用一個攝像頭即可實現多功能探測。該系統還具備行人和障礙物識別功能,可對進入危險區域的目標發出警報。數據顯示,使用這種車載視覺探測系統可將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減少近50%。
加拿大
降低OLED的工藝難度并加倍提高其工作效率;開發出與紙張一樣厚的平板式“紙張電話”原型裝置,有望取代電腦。
杜華斌(駐加拿大記者)科學家發現,采用簡單的氯化方法,可大大降低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工藝難度并加倍提高其工作效率,將加速OLED在主流平板顯示和其他發光技術上的應用。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厚度與紙張一樣的平板式“紙張電話”原型裝置,其電子器件集成在一張超薄且柔韌性好的塑料薄膜里,目前僅包含電話、音樂播放以及地圖等功能??茖W家認為,隨著技術進步以及成本下降,可播放視頻的高分辨率彩色屏幕和觸摸屏幕技術都可應用其上。該技術有望取代電腦。
科學家測試了一種能在固態信息處理系統中進行量子糾錯的方法,成功實現了兩輪量子糾錯。這種新固態核磁共振系統還具有實現更高偏振的潛力,可提供更長的相干時間,對處理量子信息十分重要。
科學家開發的“超材料”可以收集光的單量子,并使其傳輸。單量子是光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如果能使用單量子傳輸計算機數據,就可在光的最基本粒子上加密更加復雜的信息。
韓 國
韓國繼續發揮其技術應用優勢,分別在智能船舶、智能手機和芯片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薛嚴(駐韓國記者)4月,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和現代重工業聯手,成功研發“船舶通信技術”,并實現商用化,已承載到丹麥AP穆勒有限公司制作的40艘船舶中。“船舶通信技術”于2008年被知識經濟部列為造船與IT相融合技術領域的核心研發項目,韓國為此共投入270億韓元,由133名研發人員共同完成。
5月,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和互聯網振興院表示,韓國電信與互聯網機構將研發并推廣旨在有效保障智能手機信息儲存與傳輸安全的韓國加密函式庫和應用程序。該加密函式庫是將韓國本土加密技術改良為最適合于智能手機的技術,可用于處理文件、圖片與視頻及手機付款等應用程序。其與國外相比,運轉速度將提高60%左右。
10月,三星電子采用20納米級工藝的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內存芯片進入量產階段,這標志著內存競爭進入新時代。
日 本
研制出可信賴的網絡信息自動分類系統。
葛近(駐日本記者)NEC公司和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可信賴的網絡信息自動分類系統。該系統的核心技術是通過分析整理互聯網上關于某個議題的龐大文字信息,將其按論點和爭論時間的變遷,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示出來,從而給書寫者關于這個議題的最可靠信息。今后,該系統還將對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詳細分析,從而使其進一步提高反應速度和精度。
南 非
南部非洲海洋學數據中心免費對用戶開放;與谷歌攜手開發出當地適用的語音搜索系統;研發出新的指紋辨認技術。
李學華(駐南非記者)3月,科技與工業研究院(CSIR)下設的南部非洲海洋學數據中心開始免費對用戶開放。該數據庫包括了有關非洲南部海洋的25萬份垂直剖面資料,可用于天氣預報、氣候變化趨勢預測甚至漏油事故跟蹤等。
5月,CSIR與谷歌公司攜手開發出語音搜索系統。用戶只需在智能手機或電腦中安裝一個軟件,用南非英語、祖魯語或阿菲利克語說出要查詢的內容,就能得到結果。
10月,CSIR開發出新的指紋辨認技術,只憑部分信息就能正確識別出指紋。
11月,科技部宣布,南非國家研究網(SANReN)一期工程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