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期。工業轉型升級如能加快推進,就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國務院剛剛發布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工業轉型升級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本質要求,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眾所周知,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等鮮明特征,而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根本要求。
工業是轉方式的主戰場
工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戰場。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工業發展方式仍較為粗放,主要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主要依賴進口;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強度大,部分“兩高一資”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中小企業發展活力有待進一步增強;一般加工工業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比重過大,高端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等方面。
根據《規劃》,“十二五”時期工業轉型升級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本質要求,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建設工業強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工業轉型就是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加快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充分考慮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準確把握國際產業競爭格局變化趨勢,從以下五個方面重點推動:
一是向內涵發展轉型。我國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制造業大國,但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率僅為26.6%左右,較美國、日本及德國均低20個百分點以上,勞動生產率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更大。
所謂內涵發展,是指在繼續保持工業平穩較快增長基礎上,以提高工業附加值水平為突破口,加快推動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二是向創新驅動轉型。一個國家的科技競爭力決定了其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前途。若要改變我國制造業大都處于全球價值鏈低端的窘境,必須加快調整要素投入結構,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高素質人力資源和管理創新轉變。根據《規劃》,要努力突破制約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促進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躍升。
三是向綠色低碳轉型。我國經濟發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協調、低效率、難循環的粗放型增長發展方式一直沒有根本改觀,導致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為此,要推廣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加快推動資源利用方式向綠色低碳、清潔安全轉變。
四是向智能制造轉型。當今世界,網絡制造、智能制造等日益成為生產方式變革的方向。針對我國信息化應用水平較低的現狀,《規劃》明確,要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轉型升級中的牽引作用,加快推動制造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
五是向服務化發展轉型。加快推進服務型制造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當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同時我國制造業服務化尚處起步階段。《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面向工業生產的現代服務業,不斷提升對全球價值鏈的掌控能力及對工業轉型升級的服務支撐能力。
結構整體優化迫在眉睫
工業升級就是全面優化行業內部結構、技術結構、組織結構、空間結構以及產品和市場結構,促進工業結構整體優化提升。
在內部結構的優化上,針對一般加工業和重化工業比重過大,“兩高一資”行業增長過快,高端產業比重較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等制約,要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增強我國產業發展的協調性。
現階段,我國關鍵技術自給率低,科技進步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僅30%左右,高附加值的重大裝備和關鍵材料等仍需大量進口。因此,在技術結構的優化上,要緊緊抓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這一中心環節,大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我國產業組織結構也不盡合理,這主要表現在一些經濟規模要求較高的領域產業集中度偏低,中小企業發展活力有待增強等方面。為此,《規劃》要求,在規模經濟行業促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集團,扶持發展大批具有“專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業,加快形成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協調發展、資源配置更富效率的產業組織結構。
我國產業空間布局還不甚協調,產業布局與地方優勢特色結合不緊,與區域能源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相適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有待增強。《規劃》提出,要改造提升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加快推動工業布局向集約高效、協調優化轉變。
產品和市場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樣刻不容緩。通常來說,國內需求較國外需求更加穩定。然而,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對外貿易依存度偏高,國內市場潛力遠未充分發掘;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嚴峻,自有品牌數量、質量有待提升。為此,《規劃》提出,要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穩定外需、擴大內需,實現內需外需均衡發展;同時以開發品種、提升質量、創建品牌、改善服務、提高效益為重點,大力實施質量和品牌戰略,引領和創造市場需求。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