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我國首批4臺1500千瓦大功率低溫風電機組在四川德陽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廠(以下簡稱東汽)正式下線,隨后發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大草原投入安裝應用。這標志著我國單機容量最大的國產化低溫風電機制造技術,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后取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
風力發電機組制造技術屬于目前世界上電力設備制造的高端技術,長期以來,我國主要依靠進口。2004年,東汽在引進、消化吸收德國先進技術的同時,通過自主創新,率先研制成功風力發電設備的關鍵部件---輪轂;2005年12月,該廠又生產出7臺1500千瓦常溫風電機組,并在山東省榮成市褚島安裝投入運行;這次生產的1500千瓦低溫風電機組能在零下35攝氏度的狀態下正常工作而不會凍壞,其設計性能超過了歐洲風電制造技術標準,國產化率達到75.46%以上。該機組的每個機倉重56噸、長10米、寬3.8米、高4米。
據了解,東汽此次生產的低溫風電機組共計33臺,合同金額高達..3億元,是國內目前合同金額最大的一筆風電機組訂單,預計于明年全部完成。
信息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