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電力市場化改革與中國電力監管機構能力建設國際研討會閉幕。國家電監會副主席王野平在致閉幕詞時指出,電力市場化改革和電力監管能力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次研討會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很好地展現了中國電力監管機構能力建設研究項目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時為電力市場化改革和監管機構能力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
王野平說,電力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電力市場化改革與電力監管機構能力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相當的復雜性,影響面很大。他認為,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啟動后出現的較大范圍的持續性電力短缺,增加了推進改革的難度,客觀上影響了改革進程,電力監管工作也出現了一些困難。特別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履行監管職責受到諸多制約。
王野平認為,電力監管在我國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各方面認識尚需不斷深化,也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同時,在電力體制改革過程中,對監管機構定位、體制設計、制度安排和職能配置,也有一個不斷學習、探索和提高的過程。
王野平強調,要遵循國務院確定的電力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認真全面總結前一階段電力體制改革的情況和經驗,落實好中央領導同志對電力體制改革提出的具體要求,按照《“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提出的目標和任務,緊緊抓住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電力供需矛盾趨于緩和的有利時機,順勢而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促進電力監管機構能力建設。
王野平指出,要推動電力市場化建設和電力監管機構能力建設,關鍵是要把握方向,堅定信心,集思廣益,找準問題,同時找到解決問題的科學、合理的方法,努力協調推進。
研討會舉行期間,中外專家全面介紹了建立有效監管體系的國際經驗,又緊密結合實際對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和電力監管能力建設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思路和建議。有專家建議,國家電監會近期的工作范圍應集中在市場監管和保護用戶利益方面,遵從公正、透明、專業、誠信、獨立、可問責等基本原則,完善使市場得以有效運行的政府監管體系;采用優化調度以保證最低的成本,從而為提高效率奠定基礎;“十一五”期間電力改革要有所作為,電價改革和投資體制改革應該作為重點,并盡快建設獨立的輸配電價機制。王野平對此評價說,這些意見和建議充分顯示了大家對電力市場化改革和電力監管問題的深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迫切愿望,對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和監管機構能力建設具有重要價值。
信息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