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11時,廣州石化新建10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產出第一塔焦炭,此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標志著廣州石化加工能力達到千萬噸級。廣州石化煉油改擴建工程的完成,為實現集團公司南方戰略部署奠定了基礎。
10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建設工期僅10個月,開車僅用了22天,均創造國內同類裝置的最短紀錄。至此,廣州石化千萬噸煉油改擴建工程6套新建裝置全部一次投料開車成功。廣州石化千萬噸煉油改擴建工程自2004年8月30日正式啟動,到新建裝置全面建成投產,歷時兩年一個月。
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廣州石化千萬噸煉油改擴建工程面臨的最突出問題,以常規的工作方式無法實現工程的建設目標。廣州石化從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連續組織三輪“百日大會戰”,并實行“朝七晚十一”的工作時間,在關鍵項目建設中實行“三班倒”。參與工程建設的中國石化第四建設公司、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南京設計院、第十建設公司等單位從大局出發,增加人力、物力,確保工程的建設進度。
在工程建設中,項目部的管理人員、監理人員、HSE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在現場隨時監督、協調和處理問題。在前期工程總體進度滯后的情況下,廣州石化對進度計劃、設計出圖、物資到位等情況實施周目標管理,對人力、機具的組織情況實施日目標管理,確保工程建設有序推進。根據工程現場不同階段的安全和質量重點,制定檢查內容以及具體技術規范、要求等,施工管理人員根據管理手冊逐項檢查,有效地把住了施工安全和質量關。
在生產準備和開車過程中,“不犯別人犯過的錯,不吃別人吃過的虧,不走別人走過的彎路”是廣州石化對新裝置開車提出的要求。早在工程建設階段,從2004年4月開始,廣州石化就組織人員到鎮海煉化、高橋石化、金陵石化、茂名石化等單位調研和學習,為裝置開車做準備。收集同類裝置出現的問題,在設計修改階段,及時提出修改方案。在建設階段,“三查四定”工作提早介入,通過開展“三查之星”等勞動競賽活動,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裝置順利開車創造條件。在開車階段,廣州石化請來開車專家組,認真聽取專家組的意見,確保所有新建裝置安全一次開車成功。
廣州石化通過改擴建,成為中國石化在南方的又一家千萬噸級煉油廠,不僅可以優化廣東地區成品油市場資源配置,緩解成品油供需矛盾,也將鞏固中國石化在南方市場的戰略優勢。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