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力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成功開發出國內首套利用水泥生產線低溫廢氣發電的低溫余熱汽輪發電機組。日前,這套用于日產5000噸水泥生產線的機組已正式投運。據悉,該套機組功率為9100千瓦,比國內此前投運的同類設備功率高出50%;每年可節約電能消耗7000萬千瓦時,節約電力成本2000多萬元,減排二氧化碳55897噸。
我國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國。截至2005年,全國日產1000噸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有580條。這些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低溫有害氣體,因利用難度較大,多作排空處理,既浪費能源,又對環境造成了污染。面對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戰略的實施,以及煤價、電價的持續上漲,如何將這部分廢氣有效利用起來,成為水泥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利用水泥生產線低溫廢氣發電,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因此,是國家鼓勵發展的項目。國家《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要求積極推廣爐窯余熱發電技術,并規定日產2000噸以上的水泥生產線每年需建設低溫余熱發電裝置30套。近期國務院發布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也將日產2000噸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余熱發電列入政策鼓勵類。
目前我國投入運營的采用余熱發電技術的新型干法生產線,尚不足現有干法生產線的10%。據有關方面預測,到2010年,如果40%的新型干法生產線采用余熱發電技術,年發電量可達84億千瓦時;按供電煤耗每千瓦時380克標準煤計算,相當于年節約300萬噸標準煤,同時可減少粉塵排放約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6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6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4.5萬噸,可使噸水泥熟料成本降低15元。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