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9日,由青海慶華集團投資的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成立后第一個開工并竣工的重點項目,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國內技術最新、我省投資規模最大、環保水平領先的煤化工工程――烏蘭100萬噸煤化工程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察汗諾慶華煤化工業園區內正式點火,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8.78億元。同時,投資2.44億元的300萬噸洗煤廠項目也正式開工建設。
青海慶華礦冶煤化集團是一家集采礦、選礦、冶金、煤化工產業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民營獨資企業集團。該公司依托柴達木豐富的煤炭、鐵礦、鹽湖、建材等資源,在柴達木盆地拉開了資源開發的序幕。在烏蘭縣察汗諾慶華煤化工業園區內建成的這個項目是該集團一系列資源開發項目的先期工程,規劃總投資約25億元,包括年產200萬噸的焦化項目、年產20萬噸的焦爐煤氣合成甲醇項目、年產300萬噸潔凈煤選煤廠、10萬噸煤焦油項目。這些項目全面建成后,慶華集團將繼續展開后期工程的建設,在把焦化項目擴至300萬噸后,還將在煤化工和鹽化工產業鏈融合發展上大做文章。該項目所用的煤炭資源70%來自木里煤礦,還有30%是從省內其他地區和省外配運的。工程從2006年開工后,4000多名建設者在工程建設指揮部的高效指揮下,夜以繼日,只用了8個月就完成了土建、設備安裝,環保項目洗脫苯、硫銨、脫硫及硫回收也已基本完成,主要生產設備開始進行試運轉。與此同時,行政生活區的綜合辦公大樓、5號和7號宿舍樓也已完成超過70%的工程量,確保了整個經濟園區按時點火烘爐。這個項目的建成,標志著我省煤炭資源的精深加工和綜合開發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必將進一步促進青海優勢資源的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和循環利用,推動全省產業結構升級和當地經濟發展。
同日開工的300萬噸洗煤廠項目,是整個煤化工程的主要配套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通過采用在旋流器中加入中介質―――鐵金粉的工藝,對原煤進行精洗。經過這道工序后,可以產生三種產品:精煤、中煤和煤干石,其中可以直接生產焦炭的精煤占到了95%以上,而中煤可作為有效的配煤使用。慶華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的建設將保證焦化產品的質量達到國內高水平,同時還使原煤進入了深加工程序,提高了煤炭資源的利用附加值。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