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乙烯裝置繼續保持高產穩產態勢,繼2005年突破96萬噸大關后,2006年乙烯產量再次躍上96萬噸臺階,達到96.02萬噸。這是該公司克服原油劣質化帶來裂解原料相對劣質化等困難,精心組織生產所取得的成績。
2005年,上海石化乙烯產量為96.24萬噸,創下中國企業乙烯產量一項新紀錄。2006年,由于總體生產形勢發生明顯的變化,給該公司乙烯的生產組織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如原油劣質化的程度不斷加大,使得乙烯裂解原料相對劣質化,對提高乙烯收率、增加乙烯產量、降低裝置綜合能耗等帶來了極大的挑戰;2號乙烯聯合裝置新區部分自2002年4月16日建成開車以來,已連續運行56個月,進入運行后期,給裝置的穩定生產和高負荷運行帶來挑戰等。
面對各種制約乙烯生產的問題,上海石化科學合理地安排生產,盡最大努力優化生產,使得乙烯生產繼續保持安全穩定態勢。一是精心組織,合理安排。面對原油劣質化帶來的裂解原料相對劣質化,上海石化煉化部在生產過程中,對裂解原料的性能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做好分儲分煉工作,配制裂解特性相對好的原料給兩套乙烯裝置,盡可能地改善原料裂解性能。根據裂解爐的特性,在進行原料優化的同時,在裂解爐的運行模式上進行調整,在提高乙烯產量上動腦筋。二是精心操作,保證生產穩定。該部結合上海石化開展的“三查找”活動,通過精心操作,細心巡檢,不斷強化現場管理,杜絕各種生產隱患的發生。2006年,該部主要生產裝置的非計劃停車現象明顯下降,有效地提高了乙烯裝置的運行平穩度。三是開展“揭榜攻關”活動,消除運行瓶頸。針對2號乙烯聯合裝置生產瓶頸,裝置技術人員經過細致的調研和分析,在新區裂解氣壓縮機出口和老區冷區進口之間架設了一根管線,在提高新區生產負荷的同時,將無法“消化”的物料通過管線送到老區的冷區,有效提高了乙烯的產量。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