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2日,國家科學技術部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全國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作會議。會議回顧了制造業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績,總結了經驗和教訓,并就“十一五”期間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務進行了充分交流和部署。
“十五”期間,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地方大力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協同推進制造業信息化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十五”期間,科技部在27個省、47個重點城市、5000多家不同類別企業開展了制造業信息化試點示范和應用推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統計分析表明,制造業骨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由局部應用階段向內部集成、管理變革階段發展,在企業信息化投資比率逐年降低的情況下,信息化效能逐步提升。
“十五”制造業信息化工作有力推動了制造業的科技進步,在全國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研發、系統集成、產品開發及應用示范推廣體系、技術隊伍和組織工作體系、信息化支撐環境、服務環境、推進的外部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為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制造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也為
“十一五”制造業信息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作有力推動了制造業發展,成為科技部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加強與地方、行業部門協同的一面旗幟。
制造業信息化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制造業科技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任務,也是《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持續推進制造業信息化是應對經濟全球化、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促進傳統制造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十一五”期間是我國制造業升級、跨越的關鍵階段,是我國制造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機遇期。據介紹,為了支撐制造業發展、引領技術未來,堅持集成創新、不斷實現跨越,科技部將聯合行業和地方持續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組織實施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
同“十五”及以前的工作相比較,“十一五”期間將更加強調科技對推動制造業信息化的支撐作用。將圍繞制造業發展需求和制造強國的戰略需求,以企業為主體,協同行業部門、地方政府,大力推進制造業信息化,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撐經濟發展??萍疾繉瑖鴦赵河嘘P部委及大型企業集團組成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協調小組,圍繞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以及中部崛起的戰略部署開展“全國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
科技部有關領導表示,全國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將立足自主創新,堅持“抓應用、促發展、見效益、創環境”的方針,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針對制造業信息化發展需求,攻克制造業信息化關鍵技術,開發行業應用軟件;實施面向集團企業、骨干企業的數字化設計、制造和管理集成應用和示范;建立支持中小企業業務協作和區域資源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培育系統集成商和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工程計劃由科技部、地方、企業等總投入50億元以上。
此次全國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作會議的勝利召開,宣告“十一五”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正式啟動,標志著我國制造業信息化工作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