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隨筆
這里說到的傳統制造業,主要指的是那些被國際上稱之為“制造中心”、“世界工廠”的加工工業,而且重點是指那些中小型的私營加工企業。
傳統制造業是中國私營企業內居于主導地位的產業,特別是沿海的浙江、廣東、福建省,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傳統制造業是改革開放后私營企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中國加入WTO后,制造業和加工工業中的紡織、服裝、鞋襪、中小型器械工具、食品加工等,成為私營企業出口創匯的主體,并獲得了快速增長。
但是,在2005年人民幣升值和有限浮動后,沿海以出口為目標市場的傳統制造業及加工工業,效益出現明顯下滑,過去以低成本擴張的發展模式,在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已經優勢盡失。對這些企業,“轉型”的標準是什么,企業老板們大多處于困惑之中。
現存的問題主要是以下方面:
其一,勞動者權益保護體制正在形成,工人工資的標準隨之上升,私企老板已預知今后幾年工資成本的大幅上升;
其二,對傳統制造業和加工工業來講,對經過原始積累階段但缺乏現代公司運作知識的企業家們來講,創新就好像是葉公好龍,這也恰恰在中國企業家身上驗證了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句名言:“企業不創新是要死的,但創新可能死得更快”。這是因為,對傳統制造業和加工工業企業而言,創新不僅需要技術和資本,更需要新的企業管理制度和新的市場,創新需要超額利潤。在這點上,中小型私營企業在相當程度上會在“創新”競爭中,成為壟斷公司和大型專業公司口中的小魚,中小企業要想獲得超額潤,只有在同業大鱷們打盹的時候才能完成。
其三,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嚴重滯后,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創業基金尚且不足,因此,對民營企業的創新資本更不要指望資本市場的支持。而傳統制造業和加工工業的現金流盡管在表面上看較為充分,但若轉型或在新的領域投入資本,將隨時可能發生舊產業資本的資本鏈扭曲,而新產業資本頭重腳輕的局面,甚至可能最終引發企業的資本鏈斷裂。
由此,我們就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看待中國企業的轉型,簡言之,我認為傳統產業的轉型不應是對舊產業的革命,而應是穩定存量并逐漸優化存量,在新興產業上下功夫,新興產業作為新的增量,可謀求其高開高走,力爭緊跟甚至超越國際市場步伐。
客觀認識中國國情后,我們將發現:
第一,中國作為世界的制造中心不是什么壞事,這是中國的國情。中國有大量勞動力,有加工工業所需的資源,有能源的供給(盡管不充分),有可形成龐大產品生產能力的基礎,有為制造業和加工工業發展提供支持的配套產業,有提升制造業和加工工業產業升級的技術實力。這些,在其他國家、其他區域都很難匹配得如此齊全,所以,作為制造中心也是要有資格和條件的。對此,中國要當仁不讓。
第二,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決不是要削弱制造業的規模,也不是不再作世界的制造中心,而是在國家經濟整體發展上,重點發展新興產業及新興產業在整體產業中的規模。與此同時,提升傳統產業的制造能力、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在轉型內容上,科學把握供需市場的變動規律,逐步抬高在國際市場的產品價格平臺。
也就是說,國家要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加以政策干預和引導。有效地控制傳統產業,主要是控制出口加工型產業的數量,抓出口總額、控制企業數量。因為,如果中國加工產品的出口總量下降10%,我估計全球加工產品的價格就會上升5%以上(當然,這還需要認真推算,我僅是估算),中國加工品出口總量減少30%,我估計全球加工品價格的升幅完全有可能上升30%以上。這種價格空間的變化,足以使中國的出口加工型企業完成一次次的優存劣汰。而政府要做的就是制定產業準入門坎,阻止或限制劣質公司的進入和生存,維護“MadeinChina”的全球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