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
國際產業轉移是指某些產業從一個國家和地區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等多種方式轉移到另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過程。
當前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特點
1.國際產業調整轉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務化方向發展
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轉移的重心。同時,發達國家的金融、保險、房地產、商務服務業等為生產服務的知識密集型新興服務業和發展中國家的商業、酒店業、交通業和通訊業等傳統服務業,成為各自服務業發展的主流。
2.國際產業間分工、國際產業內分工日益向國際產品內分工延伸,國際產業結構調整轉移日益體現為國際產品內工序環節的調整和轉移
根據工序分工理論,可將價值鏈增值環節劃分為技術環節、生產環節和營銷環節。國際產品工序調整和轉移表現為:在全球的價值鏈分工體系中,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由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轉移;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在生產環節中由下游生產環節(終端的加工組裝)向上游生產環節(關鍵零部件的生產)轉移。
3.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日益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兩大主要方向,發展中國家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已然發起向發達國家的逆向產業轉移
《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5年全球FDI流入為9160億美元,其中流向發達國家為5420億美元,占總量的59%,而且90%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南亞、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流入FDI為1650億美元,占總量的18%,其中65%屬于發展中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鋼鐵和石化等制造業,發展中國家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已然發起向發達國家進行產業轉移。西亞地區流入340億美元,占總量的3.7%,主要集中在石油行業;非洲為310億美元,占總量的3%,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為1040億美元,占總量的11.4%,其中制造業占流入FDI的40%,服務業占35%,農業和采掘業占25%。
4.跨國公司的技術創新不斷推動原有產業的整合升級和國際轉移
跨國公司的技術創新全球化加速了國際間的技術轉移與擴散,促使各國的相對技術優勢發生變化,強化了國際產業的集聚效應,并不斷提升產業結構的高度和虛擬化程度,新的產業不斷出現,并促使原有產業在結構升級中整合、轉移。
5.跨國證券投資和并購日益成為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的主要方式,服務業外包發展迅猛
證券投資和跨國并購方式日益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目前已分別占全球資本流動的75%和跨國直接投資的60%。服務業外包發展迅猛,聯合國貿發會《2005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服務外包最多的是美國,約占全球項目外包市場的2/3,歐、日約占1/3。承接最多的是亞洲,約占全球外包業務的45%。印度、墨西哥、東歐分別成為亞洲、北美和歐洲的服務業外包承接中心。
6.發達國家進行調整和轉移的產業領域重點分明
發達國家均根據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在不同產業領域進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
中國產業發展的突出特點
當前我國產業發展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為四個不匹配:
1.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與一、二產業發展升級需求不匹配
我國服務業的發展雖然處于穩步上升態勢,但整體上還與其他新興工業國家存在一定差距,與一、二產業發展升級需求不匹配。同時,從服務業內部增加值構成來看,農林牧漁服務業、郵電通訊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等呈逐年上升趨勢;地質勘查和水利服務業、交通運輸和倉儲、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等呈下降趨勢,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尤為滯后。
2.我國產業發展結構與對外貿易結構不匹配
從我國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比較來看,依據2005年數據:一是2005年國內可貿易品中(即國內產業結構),初級產品約占13.7%,工業制成品約占42.4%,而出口的初級產品在全部出口產品中只占6.4%,工業制成品占了93.6%,我國出口產品結構嚴重傾向于工業制成品,且與國內產業結構不對稱;二是在工業制成品內部,我國出口結構嚴重偏向于機械及運輸設備和雜項制品兩類,其中機械及運輸設備占我國出口產品的比重達到46.2%,雜項制品達到25.5%,而這兩類行業在我國國內可貿易品中所占的比重僅分別為16.9%和3.2%。由此可見,我國國內產業結構與對外貿易結構呈現“兩張皮”現象,說明內外經濟關聯度不緊密。
3.外資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態勢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戰略和外貿戰略難以匹配
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未來的主導產業,近些年在制造業和GDP中的比重呈現穩步上升趨勢。但是,從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來看,外資企業占較大比重。這樣,國有或內資企業不能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微觀發展主體中居主導地位,如何促使外資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走向與中國對該產業的戰略規劃相匹配必將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難點。同時,外資(尤其是外商獨資企業)在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中也占主體地位。這樣,在高新技術產品的對外貿易中,雖然外資日益以加工貿易方式增加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該產業中高增值環節轉移到國內甚少,國內工序仍多為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低技術環節,這也難以同我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出口產品質量,走向貿易強國的發展戰略相匹配。
4.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政策待遇不匹配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將吸引外資作為主要的政績指標之一,由此對外資的超國民優惠政策此起彼伏,大大增加了內資企業的競爭成本,擠占了內資企業在相關產業的發展空間。以2005年分行業外資工業在我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來看,外資工業的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平均比重已逾30%,超過平均比重的行業有16個行業,尤其是在6個比重超過50%的行業中,除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屬于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外,其他均屬于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在上述行業中,外資比重如此之大除其自身優勢之外,超國民待遇“居功甚偉”。
把握國際產業轉移趨勢,促進我國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不可否認,國際產業比較優勢、國際產業轉移和有失偏頗的引資政策激勵,造成了中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低附加值加工制造者地位,但打破這種國際產業分工格局,實施同等國民待遇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和長期努力方向。在新的國際產業轉移趨勢下,促進我國產業發展的整體思路是:在“十一五”規劃指導下,統籌考慮我國主導產業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內資企業發展、承接轉移方式、自主創新、服務環境塑造等六大因素,做好六個結合,即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國家主導產業發展相結合,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區域統籌發展相結合,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承接轉移方式相結合,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國內同一產業的內資企業發展相結合,將承接技術轉移和本地自主研發創新相結合,將轉移國家的企業特點和與我國針對性服務環境塑造相結合,堅持以我為主,共同發展的方針,積極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轉化為促進我國產業發展的推動力量。
1.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促進我國主導產業發展相結合。首先,應確定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戰略方向的主導產業,如制造業要重點發展重要原材料、重大裝備制造業、汽車、造船、飛機制造以及具有重大應用前景的高新技術等;服務業應加快發展金融、保險、咨詢、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其次,優先承接有利于上述產業發展的國際產業轉移,并對不同產業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制定相應的產業準入政策。再次,禁止承接不利于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嚴格執行《禁止類加工貿易產業目錄》等相關政策規定。最后,要鼓勵本國已有的外資企業轉型升級,鼓勵新增投資向高新技術環節和新興產業發展。
2.將承接產業轉移與我國區域統籌發展相結合。根據不同區域發展水平制定針對性措施承接不同類型的產業,將培育主導產業集群和彌補產業結構缺口同時考慮。因此,對發達地區承接的產業高度和層次需要繼續提升,可以主要通過技術引進提升、出口加工區引進提升和產業集群引進提升等方式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對不發達地區需要同時承接來自國外和國內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主要通過提高項目服務水平等方式來承接國際產業轉移。
3.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承接轉移方式相結合,實現產業承接方式的多樣化。我國應根據國際產業轉移方式變化的特征和趨勢,堅持直接引資與間接引資并重,實現產業接納方式的多樣化,如大力發展國際證券融資,積極發展國際上通行的其他有效的國際投資和產業轉移方式,如BOT投資、項目融資、海外投資基金等。
4.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促進國內同一產業內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積極培育內資企業集團發展跨國經營,利用產業轉移帶動其轉型升級,在與跨國公司的合作、競爭中促進我國企業規模向大型化、集團化發展,培育我國跨國公司。
5.將承接技術轉移與我國企業自主研發創新相結合。在承接產業轉移技術的同時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強調國際市場導向,防止落入拉美化道路的后發技術優勢陷阱。
6.將轉移國家的企業特點與我國針對性服務環境的塑造相結合。以瑞士為例,其99%的企業屬中小企業,瑞士眾多的“高、精、尖”產品大都出自這些中小企業。但這些中小企業的信息渠道多不暢通,缺乏對中國的了解和到中國投資的經驗。因此,我們應當有針對性地加大對瑞士中小企業的引導和宣傳力度,提供必要的個性化投資咨詢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