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用戶更加趨向于定制解決方案應用與服務
中國企業用戶在軟件方面的需求將從產品購買模式向整體解決方案購買模式過渡。在具體需求方面,將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大型企業用戶的投資更加務實,更加注重信息化資源整合,對于高端數據管理、系統的災備管理及基于網格應用的系統管理等軟件需求增長;二是政府職能轉變與IT應用相輔相成,電子政務的推進促使政府部門逐漸向“服務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轉變,我國規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政府對于信息安全解決方案的需求將迅速放大;三是中小企業更需要適合其業務發展的功能比較細分、價格比較適中的解決方案,比如項目管理系統,工程管理系統,協同辦公系統等等。
2、安全、智能化平臺軟件實現市場突破,Linux將進入行業關鍵業務應用領域
2005年,安全性高、性能卓越的數據庫會在金融服務、電信等關鍵行業市場縱深應用;具自配置、自修復、自優化、自保護等功能智能化系統管理解決方案將成為技術和市場上的主要突破點;對存儲資源的整合管理以及根據歷史信息生命周期進行層次化智能存儲管理將成為存儲管理軟件廠商競爭的利器;Linux服務器企業級應用將取得新的突破,逐步進入行業關鍵業務應用領域。
3、中間軟件產品市場呈應用融合趨勢,協同軟件與網絡安全服務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中國中間軟件市場發展將趨于兩極分化,一方面基礎中間件繼續向下沉淀,產品類別將不斷增多,應用領域日益廣闊;另一方面,應用中間件將向上靠攏,特別是以協同商務和協同辦公為主要特征的協同軟件市場的迅速放大將會帶動中間軟件市場快速增長。另外,網絡安全整體解決方案將成為用戶的首選,專業網絡安全服務將受到青睞,成為中國網絡安全市場未來新的增長點。
4、ERP產品將滿足兩極應用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企業對ERP軟件的需求將逐步增大。其中,大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起步較早,對ERP軟件需求的市場空間逐漸縮小。但是,加入WTO后,大型企業不得不面臨新的競爭環境,企業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管理思想都必須做出新的調整,能夠適應集團化、網絡化的ERP軟件將因此成為大型企業的主要目標產品。從行業角度來看,電信、金融、流通等領域將逐步放開,使得國內競爭國際化,ERP軟件將成為這些行業提高整體競爭能力的主要手段。從中小企業的情況來看,盡管中小企業信息化管理起步較晚,但中小企業越來越注重自身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已經意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中國中小企業逐漸呈現對ERP軟件的旺盛需求態勢,必將成為未來中國ERP軟件市場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市場上主流的ERP廠商紛紛推出了針對高端和中低端用戶的ERP產品,并逐步為用戶所接受,未來這一趨勢將繼續延續,ERP產品在大行業用戶和消費市場中都將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5、應用軟件企業將逐步拓展產品應用領域,多行業競爭趨勢明顯
行業應用軟件在中國軟件產品市場中占據最大的比重,并將是軟件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幾年,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行業信息化發展步伐的加快,將對行業應用軟件產生巨大的需求。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傳統產業改造將為應用軟件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同時,具有一定品牌和市場優勢的軟件企業也為行業應用軟件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應用軟件企業將會拓展產品領域,在重點發展金融、電信、政府、教育、能源等行業應用軟件的同時,全方位打造數條縱向產業鏈,如機械電器、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筑材料、醫藥化工、汽車等行業應用軟件,以形成行業競爭的新優勢。
6、中國軟件外包市場趨熱,外包項目的利潤率呈提高趨勢
經歷了前幾年的原始開發,中國的軟件外包業已經展露頭角,并且已經開始在國外市場上搶單。作為全球軟件業的新興力量,中國在這幾年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盡管中國軟件外包業務啟動時間較晚,但一直呈高速增長態勢,被公認為是新興的國際軟件外包中心。2004年,相繼舉辦的“軟交會”、“軟博會”和“2004中國軟件外包國際峰會”再次把軟件外包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盡管與一些軟件大國相比,中國的軟件外包業落后了十年,但是在近幾年全球軟件產業的又一次大規模變遷,使得中國找到了切入市場的最佳時機。中國經濟本身所散發出的吸引力和自身軟件人才的不斷成熟,為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外在條件。在日本和美國市場的突破,促使這幾年來中國軟件外包業的崛起。而中國政府這幾年不間斷的扶持,客觀上為中國的軟件外包產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同時,一些地方性文件的出臺以及各個軟件園各自制定的鼓勵軟件出口的政策等,都在銀行信貸等方面給予了許多優惠政策,也為中國軟件出口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的軟件外包服務商在近幾年的市場拓展過程中,已經變得越來越成熟,競爭重心從價格轉移到客戶更看重的質量。隨著歐美軟件外包市場的開拓,中國軟件外包服務商所接項目水平的提高,中國軟件外包服務商的利潤率也將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