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企業現階段究竟應當學什么?如何學習?從哪里學習?這些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最有價值的問題。有人認為中國企業“應走自己的路”,有人認為“應該繼續學習西方經驗”,有人認為要學習“中華民族古代經典思想”,有人則贊成百年前洋務運動時的口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還有人認為應當學習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治國方略,更有人認為經驗是最好的老師??傊?,關于“中國企業到底應該向誰學習”的爭論,隨著近年來產、學界日益涌起的“管理中國造”思潮而愈加激烈,至今莫衷一是。
本報管理版長期關注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和研究,現開設“中國企業向誰學習”專欄,希望在中國企業的學習問題上作一些探索和發現,探求中國企業智慧之源,發現中國企業學習的真經,并引發中國企業界和學術界的更多關注和參與,百家爭鳴,共同為中國企業創建學習型組織諫言獻策。
當前許多作家、培訓師、咨詢師、教授制造大量“成功秘笈”,用來指導企業發展。但如今混亂且矛盾的管理思想已經使企業亂了方寸,無所適從,改革開放后才催生的、文化底蘊還不夠深厚的中國企業經營者的頭腦成了各種謬誤的跑馬場。謬誤通常比真理傳播得更快,尤其在當今這種信息嚴重不對稱的世界里,商業原本就充滿浮躁,于是思想領域就成了重災區。筆者深感,中國企業學習的迷茫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
我們的研究發現:當代中國企業進一步成長的關鍵在決策,尤其是企業的三大核心決策,即產業決策、制度決策、人才決策。決策的關鍵在于經營管理者的素質,于是我們將對中國企業的關注聚焦于經營管理者素質,特別是其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對這一問題進一步聚焦探索,我們發現影響企業決策的五大要素,即信息流、價值觀、思維方式、方法、心態,這五大要素構成企業的根本智慧,是做好企業的智慧精髓所在。如何改善企業決策智慧的五大要素呢?必須進一步探索發現五大要素的來源,我們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五大要素有五大來源,即品中古華韻、辨西方智慧、跳出企業看企業、借他山之石、悟自己實踐,我們稱之為企業經營管理智慧的五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