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一篇題為《以色列崛起之謎》的文章,講述的是以色列崛起事跡的可圈可點之處。文章的道理也使我振奮、回味。
此文用了一半的篇幅講述以色列這個建國只有58年時間的國家,如何從一無所有的荒漠到世界前列的農產品出口國,再到世界超級經濟強國;又用一部分篇幅來講述其在制度創新方面的動作與所成;最后,用較大的篇幅講述其“軟實力”。由此,便給出了三個遞次上升的關鍵詞:物質、制度、文化。
在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物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社會發展到了一個較高的階段時,制度的優劣與否將會決定著某個群體的生死存亡;而在高度網絡化、扁平化的今天,競爭變得異常殘酷,任何的技術、設備即物質層面的因素,抑或是制度層面的因素都將降到次要位置,因為這些都可能被別人學去,或者被人超越;只有文化是他人學不來、拿不走的。
一個民族,一個群體,一個企業,甚至一個人,其信奉、遵從的文化(價值觀)之強勢與否、優越與否決定著他的生死存亡、功過成敗。以色列的崛起歷程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我們亦可從中窺見未來社會及其發展的一般趨勢。
這些年來流行起來的“軟實力”這一概念,是相對于種種物質實力而言的無形資產,具體包括文化的感召力、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國際關系中的結盟能力、利用現有國際組織的能力等要素。
文化之于一個國家是如此,之于一個企業同樣如此。
企業并購的成功,說到底是強勢文化勝過了弱勢文化。當然,今天應強調的一點是:強勢文化之強在于其贏得客戶認同之能力強;弱勢文化之弱在于其贏得客戶認同能力弱。競爭,說到底是不同文化的競爭。當然,也可以理解成是兩種文化在組織聯盟基礎上的融合為一。但是,從根本上來講,應該說是強勢文化的成功。強勢企業文化制勝的路徑有三種:
第一種,豐田和海爾,這是一種以內涵式擴張為主要發展路徑的企業發展模式。張瑞敏說過這樣一個觀點:并購不是壞事,但是也有不通過并購而通過內涵式發展做成第一的,豐田就是一個典型例證。
在全球的汽車品牌中,豐田是目前做得最好的,財務狀況非常牢靠,效益也是最好的。海爾和聯想在發展路徑上的不同是顯而易見的,海爾的國際化之路,是通過在美國設廠,進而做成一條完備的價值鏈的內涵式發展模式;而聯想、TCL是去并購國際上的知名企業。豐田、海爾類的內涵式發展模式,并不是通過并購,而是通過自身發展邁向世界第一的。這種發展路徑的特點是,它有一個足以征服市場的強勢文化。這一點張瑞敏說得很清楚:“沒有一個強勢文化,你休想把企業做好。”
第二種類型,GE、聯想。他們是已經或者正在通過并購走向世界第一之路的企業。GE作為這類企業的典型,它是通過以自己的強勢文化為核心競爭力,超越并一個個吃掉好多公司,1999年一年就并購了110多個企業。實際它是一個個克隆的,它就是將自己已經成型的、優越的文化體系克隆到被并購的企業中去。聯想也在這么做。
第三種類型,小公司聯盟。它是以一個鏈主為中心,有好多更小的成員連在一起,大家圍繞著這個中心發展。
不論是以色列的崛起史,還是有關企業發展的討論,我們可以找出一個曝光率最高的字眼——“一”。猶太文化的“一個神、一本書、一種信仰”及最終孕育成的“四海一家”的“猶太一體觀”,使得所有以色列國民就像一個人,這才產生了那樣的愛國熱情及難以置信的創新能力和戰斗力;企業之一個強勢文化的統治等,都體現出“一”作為其文化的核心內涵。
雖說企業文化就目前而言還沒被提升到具體、確定、歸一的狀態,但是,企業文化的決定性作用已昭然若揭。(作者為中國海內外企業家交流中心副主席、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