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經歷過輝煌時期,上海牌手表和蝴蝶牌縫紉機曾經是中國的知名品牌。這些品牌的消失,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一是品牌的敗落在于未能充分重視技術創新和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失去了后勁;二是有些品牌只追求中國的,不追求世界的。沒有世界性,品牌就沒有生命力。
世界級的品牌為何得以延續?在技術迅速變化的條件下,產品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依靠消費者的忠誠度,才能實現產品創新,并在新的技術條件下保持品牌優勢。在數碼照相技術產生之前,世界眾多廠家在攝影膠卷市場上競爭。柯達公司除了努力提高膠卷的質量之外,還廣泛開設沖洗店,以高水平服務吸引顧客。當數碼相機流行之后,該公司很快把遍布世界的攝影膠卷沖洗業務轉變為數碼照片印制業務,利用原有的顧客群,提供照片印制服務,繼續保持了品牌優勢。相比之下,中國的樂凱膠卷只知道保護膠卷生產,沒有預見到數字化攝影技術的新趨勢,也沒能在沖洗和照片印制服務方面下功夫,既沒有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也沒有適應新技術的挑戰。以為與外資合資就可以保護品牌優勢。結果,失去了膠卷市場,也無力占領數碼攝影產品市場,品牌優勢隨之消失。
消費者使用產品不是被動的。他們根據使用的體驗提出改進產品的建議和意見,甚至能夠創造新的產品生產技術。例如,生產滑水滑板的企業利用滑水愛好者的技術創新,提高了滑板的性能;電子產品企業利用軟件編程愛好者集體研制的開放軟件技術,改進電腦和通訊設備的操作軟件。
品牌無國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必須遵循創造世界品牌的規律,中國企業不能固步自封,以封閉經濟的視角無法創造全球化條件下的中國品牌。有人分析說,日本品牌經歷了一個轉型的過程,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做到了“沒有日本特色的特色”。Hello Kitty等品牌,并不具有日本的傳統特色,但卻為全世界消費者喜愛。中國品牌也不能被傳統所累。中國傳統有優秀的一面,也有落后、愚昧、不夠時尚等缺陷。有些則是外國人難以接受的,或不能讀懂的。比如“兩面針”牙膏,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英文譯名,也難以讓外國人接受。這也是聯想集團痛下決心把品牌改成lenovo 的原因。
中國企業不能單打獨斗。一方面,努力創造自己的產品品牌;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別人的品牌。曾任藍帶啤酒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的覃永昭對“品牌無國界”有親身體會。他說,該公司一度成為中國啤酒企業的利潤第一大戶,靠的是引進美國藍帶的品牌。美國惠普公司收購康柏電腦,繼續使用該品牌;而我們有的企業收購國外產品生產,卻沒能獲得品牌使用權。
面對世界市場競爭,中國企業創造品牌不能只依靠政府保護。為了樹立中國品牌,中國政府做了許多工作,如為傳統品牌的生產企業頒發“中華老字號”標志。不過,還是有一些老字號在市場競爭中消失了,可見政府保護代替不了市場競爭。從
知識產權角度,保護品牌
商標是必要的,但不是只為了保護某些品牌,而是為了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品牌二字中的“品”不僅是指產品,更是指品質;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品質;品牌的品質不僅是產品品質,更是企業品質。中國品牌走向世界,需要產品及其生產企業具有世界品質,而不只是中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