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最后一天,晚上十點,我依然固執地不肯睡,無聊地按下了電視遙控器,打算再虛度一段時光。沒想到卻正好看見CCTV的某個頻道中,新聞節目正在播放有趣的內容。節目里匯聚了各種各樣別出心裁的比賽,像我們可能經常聽到的萬人砸派比賽、沼澤自行車比賽;另外還有不少是我們沒聽說過的:砸桔子派對、枕頭對戰、推床比賽,還有用啤酒罐做船看誰劃得遠的。這些比賽不僅內容新穎,形式更是令人捧腹,在“啤酒罐船”比賽里,可以看到大家做出來的船造型獨特,“船員”們穿的衣服更是搞怪,女人化妝成男人、男人穿女人的睡衣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在節目的后半段,還播出一些老外的各種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創造經過,記錄包括水下搖呼啦圈、拿勺子盛雞蛋跑步、用腦袋砸西瓜等等。
節目播出時,我的困意完全消除了,而且越看越開心。只是越往后看越覺得少點什么,對了,怎么這些活動里沒有一項是咱中國人創造的呢?
其實且不要說創造這些搞怪的游戲,就是問一句這些比賽放到中國來,有多少人愿意參加、并且能參加出個名堂來,恐怕回應的人都不會太多。
幾千年的歷史積淀,或者已經讓中國成為了一個以踏實肯干見長的民族,但卻多少抹殺了中國人的創造性。
像前述的那些比賽,如果真的在中國舉行,我估計有不少人都會嗤之以鼻,謂之“無聊”;或者又有一些人寫上一篇《論砸桔子比賽對人身的危害》之類的文章。中國人似乎已經不敢創造,甚至對有創造性的東西具有本能的畏懼。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這句話如今已經不再是什么新穎的命題,但是從這句話提出到今天,中國走完了多少從制造到創造的里程,只怕還不是一個特別樂觀的數字。魯迅先生寫《拿來主義》距今已是多半個世紀,可是這篇著作到了今天卻依然是很多制造企業奉行的經典,在信息化中更是如此。
已經“拿來”了這么久,中國制造何時才能走出只會“拿來”的困境?《e制造》編輯 遲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