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2008年開始實施的新《企業所得稅法》,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細則(《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將于年內出臺。早報記者從16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諾本國際稅務論壇上獲悉,為保證新舊企業所得稅法的平穩過渡,國家稅務總局還將出臺一系列過渡政策,包括六個優惠產業目錄。
六產業可獲稅收優惠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條例已經制定完成,并報批國務院,預計下月就可公布。另外,在實施條例公布后,國稅局還將出臺六個優惠產業目錄,包括高新技術行業、安全生產行業、環保節能行業、農林行業等。屆時,各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目錄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稅收優惠政策。
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之后將會有三種稅率:25%的普通稅率;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優惠稅率;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15%的優惠稅率。
據了解,在目錄出臺后,高新技術行業的認定將會擴大范圍,不僅僅以產品,還將以服務等其他標準來界定企業是否屬于高新技術行業。對于其他的優惠產業亦如此。
仍有特定區域優惠
新所得稅法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實行“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新稅收優惠體系。除了上述的行業優惠外,新所得稅法實施后,仍然會有特定區域繼續享受優惠。
新所得稅法規定的區域優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5+1地區”,即五個經濟特區+浦東新區,這些地區仍將擁有原先的所得稅優惠。第二類是西部地區12個省份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根據現行稅法規定,這些地區實行15%的優惠稅率,并于2010年截止。不過,新稅法授予國務院在2010年后有權繼續執行此項優惠,國務院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此項優惠實施到何時。
此外,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的優惠政策大多是針對外資的,為了避免外資企業在新稅法實施后受到巨大沖擊,國家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延長新舊稅法的過渡期。
據初步計算,在過渡期完成、新企業所得稅法全面實施后,國家財政每年將減收900-1000億元。參加論壇的人士均認為,長期來看,新稅法對于各種類型的企業利潤的影響利大于弊,而減收的代價也是在改革中必須付出的,國家財政可以承受這樣的減收。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