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產業是指各種生產、經營的事業。有所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區分。
何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三次產業"的劃分最初源於西方經濟理論.西方經濟學家根據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的順序將國民經濟部門劃分為三次產業.第一產業一般指產品直接取於自然界或以未經加工的自然資源為勞動對象的生產部門.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國際標準劃分產業分類》中, 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采掘業.根據1985 年5 月我國國家統計局提出的關於第三產業劃分標準的規定, 我國第一產業的統計范圍是農業.
第一產業又稱"第一次產業".指農業, 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 但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業.
第二產業指工業和建筑業.工業包括采掘工業、制造工業以及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等業;建筑業包括建筑安裝企業和自營建設單位, 以及為建筑安裝工程服務的地質勘探和考察設計等.按照西方經濟理論, 第二產業一般指對經過初次加工的自然資源進行加工或者再加工的生產部門.根據我國國家統計局關於三次產業劃分標準的規定, 第二產業統計范圍是工業和建筑業.
第三產業又稱"第三次產業".一般指提供各種勞務的服務行業.根據我國國家統計局提出的關於第三產業劃分的標準規定: 第三產業是除第一、第二產業外的其他產業.具體可分為: ①流通部門, 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 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游業、咨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③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 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 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④為社會共同需要服務的部門, 包括國家機關、黨的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警察等.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 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 在今后一個時期內, 我國還必須注重發展第三產業.
產業化:
產業化的理論定義,以農業產業化為例,其基本內涵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依靠龍頭帶動和科技進步,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和企業化管理,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農村經濟的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
農業產業的基本思路,確定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實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動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組織形式。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類型主要有:市場連接型、龍頭企業帶動型、農科教結合型、專業協會帶動型。我地區是以龍頭企業帶動型為主,多種形成相結合的綜合形式。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特征:1、面向國內外大市場;2、立足本地優勢;3、依靠科技的進步;形成規模經營;4、實行專業化分工;5、貿工農、產供銷密切配合;6、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配套服務功能的作用。采取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
農業產業化的實現方式和目的
1、使農民真正得利,這是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目的是使農民不僅獲得生產環節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從而使農民富裕起來。這是推進農業產業經營的宗旨。
2、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轉化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這是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目的。
3、農業科技貢獻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這是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
4、農產品的生產與市場流通有效地結合起來,這是實行農業產業化鏈條的首要環節。
5、以“龍頭”企業來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兩個市場為引導,帶動、輻射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這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中樞。
6、有一批主導產品、一批“龍頭企業”、一批服務組織、一批商品基地。
高技術產業化:
一、幾個相關概念界定
1、什么是高技術產業化
研究表明,高技術產業化,是指高技術由產品到產業的發展。它有三層含義:(1)高技術本身的對外轉讓。(2)高技術物化為產品產業。(3)高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包括傳統產業結構知識化、傳統產業結構信息化和傳統產業結構生態化。其中,主要是指后兩方面。
2、高技術產品、高技術企業和高技術產業
(1)生產高技術產品的企業并不一定是高技術企業。例如,部分“三資”企業,由于研發與制造的分離,盡管其生產的是高技術產品,但研究與開發在母國,中國只是其加工制造車間,這部分“三資”企業不能算是高新技術企業。
(2)高技術企業并非全部分布在高技術產業中。例如,汽車產業并非高技術產業,但并不否定在汽車產業中有大量高技術企業的存在。
(3)高技術產業與高技術產業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本文在某種程度上是將二者混合使用的。
3、高技術企業的界定指標
(1)多樣性。由于人們對高技術企業不同角度和不同階段的多維認識,便產生了對高技術企業劃分的多種標準。
(2)兩指標。國外部分發達國家:研究與開發經費在銷售額中所占比重;科技人員(包括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占勞動力的比重。國內: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一般為50%);研究與開發經費占企業銷售額的比重(一般為5%)。
(3)單指標;研究與開發強度。
4、高技術產業的動態與空間性
(1)動態性。1996年,OECD將R&D強度作為界定高技術產業的基本指標,根據國際產業分類(ISIC),并依據13個OECD成員國80年代初的相關數據,確定了6類產業為高技術產業。1994年,OECD分別選用總的R&D強度、直接R&D強度、間接R&D強度三項指標,根據OECD10個成員國1973—1992年的統計數據逐步計算,最終確定指標值明顯高于其他產業的航空航天制造業,計算機與辦公設備制造業、電子與通訊設備制造業和醫藥品制造業為高技術產業。80年代,原屬高技術產業范疇的專用科學儀器設備制造業和電氣機械與設備制造業,由于其指標值已不具備明顯高于其他產業的特點,因此歸人“中高技術產業”范圍。
(2)空間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高技術產業的界定水準是不統一的。同樣的高技術產業,中國的R&D強度要低于發達國家。按OECD新的分類標準,R&D強度低于1%的是低技術產業,1%—3%之間的是中技術產業,3%以上的是高技術產業,而嚴格的高技術產業劃分標準實際上已提高到R&D強度10%以上,3%~10%之間的劃分為中高技術產業。按此標準,中國的高技術產業僅相當于工業發達國家的中高技術產業水準。中國與工業發達國家高技術產業的R&D強度差距較大,一是因為中國高技術的發展以引進吸收型居多,導致高技術產業以加工裝配為主,因而高技術產業的R&D強度相對較低;二是國內中國技術人員工資成本較低,相對于國外同等的高技術開發成果,中國高技術產業的R&D強度也會相對較低。
二、21世紀高新技術發展特征
當代全球性的高新技術熱興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尤其在90年代后,高新技術向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不僅引起了相關技術和產業的不斷變化,而且引起了生產方式、經濟結構、思想觀念、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深刻變化,推動著整個社會由權力社會向知識社會、由等級社會向網絡社會轉變。
高新技術具有“七高七新”的特點,即高投入、高產出、高智力、高難度、高風險、高勢能、高收益;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新。這些特點使它成為現代科技和經濟增長的制高點。展望21世紀高新技術的發展將呈現以下特征:
(1)各國政府把高新技術放在戰略地位,積極制定更加詳細的發展計劃;
(2)跨國公司直接參與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在壟斷競爭加劇的同時,出現聯合和聯盟;
(3)更新換代加快,經濟成本遞減,產品周期縮短,科學和技術界限趨向模糊;
(4)產業規模加速發展,市場份額大幅度擴展,創造出新的產業和市場;
(5)高新技術不斷向工業領域滲透,工業技術呈現高技術化,并促進技術間的互相融合,不斷開發出新的產業和市場。
針對高新技術發展所呈現的特征,中國應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來把握歷史機遇,搶占高新技術制高點:(1)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辦好高技術產業并發區,開展政府采購業務;(2)加大政府研究與開發投入,鼓勵風險投資,開辟多渠道的融資方式;(3)健全法律體系,變革管理觀念,堅持“以人為本”。高新技術發展與高新技術產業齊頭并進,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方能達到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最終目的。
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特征比較
1、發展模式比較
(1)中國:著重傳統產業的高度化;經濟發達國家:著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妒澜缃洕?997年7期,科學與技術統計表顯示,美國80%的資金投入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15%的資金投入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只有5%投入一般產業。日本、西歐各工業國家也大致如此。
(2)中國:著重技術改造、技術引進;經濟發達國家:著重技術開發、技術創新。
(3)中國:強調設備升級,重物;經濟發達國家:強調智力投入,重人。
(4)中國:產業間升級和產業內升級“雙慢”,經濟發達國家:產業間升級和產業內升級“雙快”。
(5)中國:工業經濟道路;經濟發達國家:知識經濟道路。
2、成果轉化比較
(1)轉化層次。一般而言,一項科技成果要經過四個層次轉化,最終才能完成其價值最大限度實現。亦即:評價率—中試率—商品化—產業化。就中國言,其絕大多數科技成果僅局限于評價率、中試率上,往往到此為止。與此相反,經濟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則大多推進到商品化、產業化上,即終極層次?! ?nbsp;
(2)轉化比率。關于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情況,國家科委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作過抽樣調查,該調查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選擇100項獲得過國家獎勵的較重大的高技術成果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高技術商品化率為10%左右,產業化率為5%左右。第二步是在1985年、1991年和1992年上半年《科技成果公報》公布的約7000項科技成果中,選擇1000項高技術成果對其轉化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目前中國高技術商品化率為25%左右,產業化率為7%左右。而發達國家,其科技成果的最終轉化率,即商品化率和產業化率為60%、80%。
(3)轉化速度。西門子公司的管理專家作過精密計算,產品開發時間每縮短1天,可增加0.3%的商業利潤;縮短5天,可增加1.6%的商業利潤;縮短10天,可增加3.5%的商業利潤。知識經濟就是速度經濟,而在中國,關于高技術成果的轉化速度問題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在由“大魚吃小魚”轉向“快魚吃慢魚”的時代,轉化速度已成為高技術成果產業化的關鍵所在。
(4)轉化范圍。包括:高技術產業之間的轉化,即由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高技術農業的轉化;由高技術產業向非高技術產業的轉化;由軍工產業向民用產業的轉化。知識經濟就是范圍經濟。轉化范圍越廣,價值增值越大。無限次重復應用是轉化范圍的實質所在。就中國而言,高技術成果只在單一領域一次性轉化;而在發達國家,高技術成果則在多個領域無限次轉化。
3、發展結果比較
(1)高技術產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中國統計年鑒》(1997)顯示,1997年,中國這一數字為3%左右,而同年美國這一數字為15%。
(2)高技術產業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的比重?!吨袊y計年鑒》(1997)顯示,1997年,中國這一數字為12.2%,1999年,經合組織國家(OECD)這一數字已近30%,預計2002年將達到40%。
(3)高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國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吨袊y計年鑒》(1999)顯示,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達250億美元,占外貿出口比重上升到13%,而同年經合組織國家制成品出口中,高技術產品已接近40%。
(4)高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根據《世界經濟》1961—1965,199l~1995科學和技術統計數字表明:美國是世界上高技術產業最發達的國家,其高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1961~1965年約為7%,1991—1995年為24%;1996年提高到約33%,1997年為36%。據測算,1997年,中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為8.11%、60.75%和23.05%,其中工業53.99%,高技術產業約4.2%。
四、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建議
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營造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群體,是我國經濟建設向縱深發展和刺激經濟高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戰略要求。
我國第一個“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即863計劃)根據我國國情、基礎和實力,確定了“有限目標、突出重點”的高技術發展方針,集中優勢力量突破重點。863計劃的誕生,揭開了我國開展高技術研究的序幕,促進高技術產業的發展。1988年“火炬計劃”旨在促進高技術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動高技術產業化。它同863計劃相銜接,為我國高技術研究與發展指出了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的方向。
至1991年3月,國務院共批準建立27個國家級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紛紛發展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到1995年底,各省、市政府批準的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超過100多個。國家為了推進高技術開發的深入,不斷出臺各種旨在促進高技術的政策法規,確保高技術產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的經濟建設雖取得很大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高技術產業發展不力是主要問題。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從總量、規模和進程上還不太理想,特別是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較低。國家科委科技年度報告(1997)中指出,反映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美國為47.7%,日本為55%,我國只有28.7%,不僅大大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發展中國家35%左右的平均水平。對此,我國政府在高技術產業發展上應采取以下對策:
1、靈活的產業政策
在高技術產業發展中,政府的選擇十分重要。伴隨著高技術研究開發投資大、周期長、階段多、風險高,加上社會化的風險投資體系尚未形成,使得科研與生產相脫節、轉化率低、資金投入不足、相關人才缺乏等現實問題困難重重,嚴重制約了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事實上,高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價值實現的社會過程,我國目前的成果利用率僅為20%左右,而美國在80%以上。從當前任務來看,政府宜制訂有關政策法規,增強和發展高技術產業體系,運用和發揮高技術對產業升級的帶動作用。
我國在生物工程等高技術領域具有一定的國際優勢和競爭力,應以此為基礎、以高技術企業集團為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主體,進入國際市場,開拓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高技術產品,提高我國在國際高技術產品市場中的份額。而計算機、汽車等多種產品在當前技術層次上還難以與發達國家競爭,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必須加大這些技術領域的技術投入強度,不斷形成新的技術支撐點,以國家宏觀調控,不斷提高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
在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進程中,由于采取了多種措施,企業自主權逐漸擴大,企業對市場有了一定的適應能力。而且,在企業技術進步權限下放以后,企業籌資渠道多元化,企業市場能力擴大。與此同時,企業的效益確實增加了一些。國際上對于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十分關注,各國均有相應的策略。我國的形勢如何則取決于我們的產業政策,減少不確定性,則可贏得在該產業上的優勢;
2、系統的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指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占據市場并實現市場價值。企業是技術創新主體。技術創新是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前提。
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必須擴大對外開放,廣泛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交流,在競爭中獲得發展。要把自主研究開發與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相結合,防止低水平重復,注意技術的集成,促進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滲透,聯合攻關,實現在較高水平上的技術跨越,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必須堅持近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注重加強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與重大社會科研工作。重大突破性創新要著眼于從基礎研究抓起,不斷形成新思想、新理論、新工藝,為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提供源泉,增強技術續創新的能力。
加強對技術創新和高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的方向和重點的宏觀導引。在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正確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在我國有優勢、產業關聯大、市場前景好以及有利于解決國民經濟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的技術和產業領域,優選一批重大項目,集中力量,協調攻關,取得突破。
突出高技術產業領域的自主創新,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在電子信息技術特別是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網絡及通訊、計算機及軟件、數字化電子產品等方面,在生物技術及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有一定基礎的高技術產業領域,加強技術創新,形成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高技術企業。
加速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注重電子信息等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嫁接,大力開發有利于開拓國際競爭市場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和技術附加值,開發和應用先進制造技術、工藝和裝備,大幅度提高國產技術裝備水平。
依靠科技進步,從產業外延式擴大再生產轉向內涵式擴大再生產,是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思路。忽視產業現代化從而導致產業升級困難,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發展高技術的動力和科技意識不強。“科技興省”、“科技興市”等多數還未形成大氣候,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高技術市場的幼稚。因此,政府應強化高技術領域的市場機制,分化高技術產業投資領域的風險,完善高技術研究與開發的協調機制和轉化機制,做到科研、小試、中試和生產一體化。
3、優化的產業結構
高技術產業發展應考慮我國具體狀況,在政府的戰略指引下,大力發展我國在高技術研究領域的優勢項目及現代化建設急需的項目,首先減少或控制粗加工、低檔次、低技術含量的加工能力,增加和提高深加工、高檔次、高技術附加值的加工能力,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國內外的高技術成果;其次是通過宏觀調控保證高技術優先和重點發展的產業部門適當超前發展,以求得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并一方面規劃一定時期高技術產業結構高度化的目標,確定帶動整個產業現代化發展的高技術主導產業,明確需要發展和縮小的產業部門,另一方面依據產業現代化發展目標,規范和誘導投資行為,分散風險投資。
關于產業現代化的實現方式,由于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可能完全照搬國外的模式,再加上市場體系不成熟,市場法制不健全,特別是目前還面臨高技術領域的競爭,必須加強政府干預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引導高技術向傳統產業的滲透,使傳統產業加工技術和產品性能大為改觀,并反過來促進高技術開發。在此過程中,政府須對高技術及其產業現代化發展進行持續、有效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