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珠三角企業往周邊生產制造成本更低地區遷移的現象已成為廣東人談論較多的問題,據有人粗略估算,目前由這種企業外遷帶來的資金流已經達到數百億元的規模。
原有企業的外遷必然在短期內給當地經濟帶來一定的沖擊:稅源減少,經濟總量的擴張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以下一系列問題也就成了珠三角一些市縣區領導思考的焦點:首先,本地是否應該采取措施留住想外遷的企業?如果想留,該采取什么措施留?不留或者留不住的話,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增加對本地的投資?采取什么措施來推動產業升級?進而產生的問題是:如何理解產業升級?是拋開原有的傳統產業不管而另起高新技術產業的爐灶才叫產業升級呢?還是另有別的路徑?
9日在南海舉行的“打造高效南海專家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和廣東的14名知名經濟學家通過對“高效南海”的經濟學解讀回答了上述問題。經濟學家們的看法不但對南海的戰略轉型有幫助,對珠三角其它發達市縣如何應對生產、經營成本提高帶來的挑戰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政府過多讓利弊大于利
對于政府普惠讓利的做法,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王扮的看法是:不宜過多采用。從吸引有實力的公司投資的角度考慮,讓利對大公司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因為他們最需要的東西不是一點小利,而是透明、可預測的制度環境。從留住因成本高企、經營難以維持的外遷企業的角度考慮,政府再讓利也無法讓企業的生產制造成本低過發達地區的周邊地方,從某種程度來講,成本優勢的變化是不可逆轉的。更重要的是,不但從長遠來說留不住這些企業,就短期而言,政府讓利等于是降低企業存活的門檻,而這一門檻過低的結果往往是把競爭力差、層次低的企業留了下來。這些企業為了生存,往往傾向于使用惡性價格戰甚至偷稅漏稅、假冒偽劣等不正當的競爭手段,這一方面惡化了當地好的企業的生存環境,讓他們無法做大做強;另一方面使高層次的、有實力的企業不敢進來。綜合評估可得出結論:過多讓利弊大于利。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新春進一步指出,珠三角原來不少的產業簇群由于進入門檻低而造成過度競爭,簇群內優不勝、劣不汰,最終使整個簇群做到一定高點后不再往上走,而是往下掉。如今,一部分企業由于無法忍受日益增長的生產成本而往外遷移,正好是扭轉產業簇群這種過度競爭格局,促使有效競爭出現的大好時機。當地政府不但不應過多地通過讓利等措施來留住這少量的企業,反之,應該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品牌保護、加強人力資源的保護、樹立行業標準等做法來加速對劣質企業的淘汰步伐,劣質企業的退出,等于給優勢企業騰出了做大做強的空間。從中長期來看,本地的產業簇群不但不會因少量企業的退出而日益縮小,反而會因優勢企業的做大做強而不斷提升競爭力。產業簇群所在地的政府還應該在整合資源,整合地區競爭優勢上有所作為。要通過培育非政府的中介機構(如公共信息平臺、采購聯合體、終端營銷聯合體等)來增強產業簇群的外部經濟性,為其做大提供外部條件。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并非惟一路徑
在區域內生產成本逐漸高企的情況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業是一種路徑,但并非惟一路徑;借部分企業外遷之機重新整合原有傳統產業簇群,優化其產業組織結構,并使之做大做強,也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更為切實可行的辦法。除上述兩種途徑之外,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微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韓朝華教授還提出了第三種選擇——整體上并不放棄原有產業,但將產業的制造環節主動地向周邊地區轉移,本地區則去搶占此產業中附加值最高的產品設計與營銷這兩端。
總的來說,由于成本高企而引發的少量企業從珠三角發達地區向周邊地區的遷移,應被解讀為一件好事而非壞事,好就好在它事實上是給珠三角提供了一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契機。而珠三角的產業升級,并不能單純地理解為舊產業的崩潰和新產業的全面興起,原有產業競爭方式的優化、產業組織結構的優化以及本地區從產業鏈的低端環節向高端環節的轉移也是非常重要的兩種可選擇的路徑。(鄧紅輝 張海燕 通訊員 麥紹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