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蘭州高新人才市場舉行的開發西部全國范圍人才招聘大會出現新特點,職業態度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用人單位招聘人才的重要標準,很多時候甚至已經超過對學歷的重視程度。
業內人士介紹,職業態度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包括一個人的求職動機、自我的職業定位、職業忠誠度以及認真自覺工作,進而達成工作目標的態度和責任心。從職業態度成為求職要素之一,可以解讀出人才市場釋放出的三大信號:一是就業市場正在逐漸趨向成熟。從過去的看重一張紙——畢業文憑,到看重實際工作能力和實踐經驗,再到看重職業態度。
第二,誠信正在成為就業市場的新追求。不少企業之所以將職業態度列為選擇人才的重要標準,其背后是近年來愈演愈烈的人才跳槽現象。人才跳槽一方面使勞動力要素的配置更趨向合理、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過度跳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會誠信意識的缺失。
第三,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正日益凸顯。職業態度與求職者的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密切相關。從剛踏出校門求職的大中專學生,到游弋于就業邊緣的社會人,明晰自己的職業定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求職者能夠擺脫就業苦惱,實現就業目標必須要做好的重要功課。
但是,做好這一功課并非求職者一方面的責任,學校加強對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導,家庭培育孩子更富有責任心和具備認真的職業態度,社會呼喚對職業態度和誠信意識的重視,政府及時調整就業指導方針,發出市場需求變化的信號,這些要素同樣也一個都不能少。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當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的背景下,及時關注就業市場發生的變化,準確發出就業市場的種種新信號,社會各個方面不斷根據市場的變化加快調整,這些對構建一個充分就業的社會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