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節能信息傳播中心
2006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這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務和涉及公眾利益領域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有效運用行政力量,確保其實現。這個目標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部署;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的重要任務。
(一)2006年在節能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自從“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節能的目標以后,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國家發改委在節能規劃中提出十大節能工程,全國開展了千家企業節能計劃,家用電器和一般電器俱實施標準、標識制度,國務院批復了“十一五”期間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計劃。
國務院2006年工作要點中要求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實際執行結果,2006年GDP單位能耗下降1.23%,近幾年來首次實現了GDP單位能耗下降,但是未能完成計劃指標。
(二)降低能耗的任務艱巨,但經過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據專家估計,在“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即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萬億產值(2005年價格)下降到2010年的0.98噸標準煤/萬元產值(同上,2005年價格)。按照GDP的不同年增長率,2006年要比2005年節約能源6.28~6.89億噸標準煤。
當GDP年均增長7.5%,2010年節能量為6.28億噸標煤;
當GDP年均增長8.5%,2010年節能量為6.58億噸標煤;
當GDP年均增長9.5%,2010年節能量為6.89億噸標煤。
從不同節能途徑來看可能達到的節能量:
1、各省實現國務院批復的節能指標,那么是可以達到的要求的6.28~6.89億噸標準煤的;
2、實現十大重要節能工程,預計可以節能2.4億噸標煤;
3、實現千家企業的節能計劃,預計可節約1億噸標煤;
4、家用電器和一般電器具都實施標準、標識制度,到2010年可累計節能7200萬噸標煤;
5、降低主要耗能產品和服務的能耗,可節能2.11億噸標煤;
6、電力工業節能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供應側發電廠降低供電煤耗,二是需求側節約用電。降低煤耗,2005年供電煤耗為350克標準煤/千瓦時,如果“十一五”降低20克標準煤/千瓦時,2010年供電量按3.5萬億千瓦時計,可節約7000萬噸標準煤。節約用電量,按節約供電量2000億干瓦時、供電煤標350克/千瓦時計,也可以節約7000萬噸標準煤。
上述各項節約量,第一項是綜合性的,應當包括以下的五項,2~6項有重復計算部分,但從這些計算中可以看到,只要我們抓緊工作“十一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下降20%是可以完成的。
“十一五”期間各地區GDP能耗降低指標計劃
注:各地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按2005年不變價格計算。
(三)我國最近時期GDP能耗上升的客觀原因
我國最近時期GDP能耗上升,不少經濟專家和能源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高耗能階段。我國目前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一般工業化要進入重化工階段,主要各工業化國家在這個階段能源強度曲線均呈爬坡階段,主要表現為工業比重迅速上升,主導產業由輕工業逐步轉為以設備、耐用消費品制造為中心的重工業和基礎工業,因而GDP能耗高。中國這種情況與老大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工業化成熟期和后工業化社會是不同的,老工業化國家進入高技術比階段,以咨詢業等高技術產業為中心的現代服務業迅速發展,第三產業高速發展并超過第二產業,在此期間工業發達國家的能源強度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由于中國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高耗能階段,因此能源強度必須趨向上升。
2、大規模的城市化階段。當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時,隨著重化工的發展,必然要伴隨著大規模的城鎮化,據工業化國家的經驗,城鎮人口的能源消耗水平要比農村高出3.5倍,而且中國農村人口大多消耗薪柴、秸稈等可再生資源,農民進城后就必然要消耗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商品能源,這也是促使GDP能源強度上升的原因。
3、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已經成為世界的加工廠。工業發達國家由于承擔溫度氣體減排任務,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承接了大量的資源型企業,強勁地拉動了能源需求,特別是高耗能產品的大量出口,加大了我們目前的能源強度。
除了上面的原因外,還有些其他原因:
—優化產業結構政策未見顯著成效;
—經濟增長模式不合理,高投資帶來高能耗;
—消費結構升級;
—節能管理工作弱化;
—節能市場機制不健全;
—節能技術進步緩慢;
—節能法律法規不健全。
(四)節能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突出節能應當解決一些什么問題,現在認識不一,而討論幾個關鍵問題:
1、調整和完善能源產品價格
推行資源節約的戰略需要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節約的自覺性。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節約或浪費現象的出現并非不懂節約的意義,而是缺少足夠的激勵。這樣,我們要回到一個基本的問題上來:資源約束的含義是什么?其實人類的經濟活動從來是在資源約束下進行的,從未有過不受資源約束的經濟活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多少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價格高低的問題。價格起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鼓勵節約、增加供給、促進替代。所以,緩解資源約束壓力的一個基本問題,是要“讓價格起作用”。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加快資源價格機制的改革。要進一步推動資源價格的市場化,資源價格能夠由市場決定的,要盡可能的交給市場。對不能或不能完全由市場決定其價格的某些壟斷性、基礎性的資源產品,政府的價格管制要形成反映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能夠及時靈活調整、透明度高的機制,以盡可能地反映資源稀缺程度,減少或防止資源價格的扭曲。(劉世錦)
2、讓政府的社會性管制起作用
在存在經濟學上所說的外部性場合,僅靠市場或價格的作用并不能保障資源有效配置。因此必須讓政府的社會性管制起作用。社會性管制則主要是管安全、能耗、環保和相關技術標準等,就是說要解決僅靠市場之法解決的問題。(劉世錦)
①利用稅收和財政分配政策促進節能
● 盡快較大幅度調整能源礦產資源稅、環境稅,使能源產品的生產成本合理化。
● 對高效節能新產品的生產、銷售實行優惠稅率。
● 對高耗能產品出口征收出口稅,實行嚴格配額以致完全禁止出口。
● 擴大對奢侈性高耗能產品的消費開征消費稅。
②建立和提高促進節能的財政支出
● 增加節能支出專項,支持節能科研和技術開發。
● 支持節能示范項目和示范工程以及節能新技術推廣。
● 支持節能信息收集和傳播,進行相關的教育培訓。
● 支持標準標識和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實施。
● 支持節能監測監管體系、包括隊伍的建設和維持等。
③加強政府節能管理
修建完善節能法律法規,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節能管理、建筑節能管理和交通運輸節能管理。
④健全節能工作組織體系
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重點耗能事業單位都應進行節能工作的組織建設。
但是目前對于這些問題的認識還不一致,因為采取這些措施都會增大終端用戶的能源價格,有的專家認為中國人均GDP還不高,中國人均收入不高,不可能承擔過高的能源價格,特別是電力。不少人認為電力具有公共產品性質,價格不應提高。但是一方面要求能源工業走市場,一方面要求能源低價銷售并保證供應,這是有矛盾的。出路只有兩條,一條是能源、電力企業由國家經營、國家補貼,不要求能源電力進行市場化改革。另一條是能源、電力企業走市場,實行市場化定價,由國家對貧困戶進行補貼。
參數資料
l、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需要解決好兩個關鍵性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劉世錦)
2、完善促進節能的經濟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能源研究 所原所長周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