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觀點述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成熟,政府宏觀調控手段在不斷豐富。近幾年來,如何選擇適當的宏觀調控模式和手段,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成為學界研究、爭論的一個熱點問題?,F將其中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及其觀點綜述如下。
1、“貨幣供應量”流派
該派認為,宏觀經濟調控應以貨幣供應量作為中心手段,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主要因為:(1)通過貨幣供應量可以切實控制社會資金的有效需求,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2)貨幣供應量與產出、物價之間仍然具有很大的相關性,而且可以通過利率、再貸款、公開市場操作對其加以調節;(3)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一方面可以使利率工具從政策手段中解脫出來,實現其單目標(市場化)演變和運作,另一方面央行通過改變外匯儲備等手段調控貨幣投放,既可增加央行調控貨幣供應量的手段,又可充分發揮匯率政策效果,使其與人民幣匯率機制調整相結合。
需要指出的是,“貨幣供應量派”并不否認利率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認為利率仍然是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不能忽視利率對經濟的影響,應及時利用利率手段來對經濟進行調控,但目前的利率決定機制尚未市場化,利率作為調控中心手段的條件尚不具備。
2、“利率”流派該派認為,宏觀調控應以利率作為中心手段,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其主要理由包括:(1)西方宏觀調控的實踐證明,利率作為價格杠桿是宏觀調控的最好工具。利率是調節實際產出的最重要手段,因為所有金融資源走向的基本參照物是利率。(2)利率是宏觀調控中最好的微調工具,與準備金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相比,利率調控更容易把握調控的力度。(3)利率調控更有利于摒棄地方政府對宏觀調控的影響。(4)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有利于與國際接軌,調整國際收支,防范國際套利活動。
3、“匯率”流派
該派認為,匯率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狀況及貨幣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具體要求。主要表現在:(1)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來看,國際收支的動態平衡已成為核心目標。而匯率是惟一與國際收支直接相關、能夠迅速反映國際收支變化情況及趨勢的政策變量;(2)匯率作為主要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與貨幣供應量、利率等相比,更符合貨幣政策實施的要求,能夠為中央銀行提供合理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3)以匯率為中介目標,符合我國經濟由外向型向內需主導型轉向的發展戰略。
4、“點剎式”流派
該派主張運用頻繁微調(點剎)方式控制經濟增長的加速度,延長繁榮時間。有專家指出,為了不使近期經濟發展的主流發生逆轉,實現長期均衡增長,可供選擇的宏觀調控政策思路應當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宏觀調控大局,繼續采用頻繁點剎的溫和調控方式,對局部領域的過快趨勢進行有針對性的緊縮,使那些短缺和正常擴張的領域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繼續以結構性調控思路解決近期比較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充分發揮生產要素的增長潛能,促使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趨勢。我們將這種宏觀調控模式稱為“點剎式”模式。
5、“高位控制”流派
該派認為,從2003年到2006年我國連續4年保持了經濟高位運行,經濟增長率在10%以上。原因在于我國政府改變了過去那種對經濟過熱采取持續高強度緊縮的做法,創造了一個新的宏觀調控模式——高位控制模式。它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經濟出現過熱跡象時,及時采取中等力度的緊縮措施,制止經濟增長率繼續攀升,使之轉為下降。該階段的特點是:(1)提高了宏觀調控的提前量,不是在經濟已經嚴重過熱,而是在出現過熱跡象時就采取行動,也就是預調,從而搶占了宏觀調控先機。(2)緊縮力度適中,既不是高強度的,那會導致經濟大滑坡;也不是微調,那會因為力度過小而無法制止過熱。第二階段是以微調為主,逐步降低緊縮力度,而不是繼續保持緊縮力度不變,這既可以防止經濟出現大滑坡,又可以防止過熱反彈。
第三階段是在經濟增長率從下降轉為上升后,以微調為主,逐步加大緊縮力度,防止經濟過快增長,將它穩定在潛在增長率附近。正是因為我國政府采取了上述調控措施,才出現了經濟一直保持在高位運行的良好局面。
該流派認為,與西方國家的微調模式相比,高位控制模式既吸收了它的提前調控和微調的優點,又避免了由于調控力度過小而貽誤調控時機的弱點。從實踐效果來看,我國近幾年的經濟波動幅度小于西方國家就證明了它的優越性。當然,高位控制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調控力度也需要平滑化。
6、“釘住失業率”流派
所謂“釘住失業率”,是指把增加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該派學者對這一目標的強調主要體現在:(1)就業問題不僅是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不可回避的主要矛盾之一。(2)就業是經濟增長的目標所在。(3)以就業為核心,有利于我國在國際上發揮勞動力豐富、成本低廉的比較優勢。(4)增加就業具有重要社會意義,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實現和諧社會。(5)就業反映了現階段宏觀經濟所需要的最全面的信息,如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性矛盾、社會福利水平等,這些信息是其他目標很難體現的。
7、“釘住通貨膨脹率”流派所謂“釘住通貨膨脹率”,是指把穩定物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該派學者所持理由是:(1)穩定貨幣是發展經濟的前提;(2)把穩定物價放在首位,有助于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求大于供的局面,包括抑制需求和增加供給兩個方面;(3)國內價格總水平穩定有利于其他重要宏觀經濟變量(如實際GDP、失業率、經常賬戶等)保持平衡;(4)在我國,物價指數統計數據相對比較準確;(5)物價指數是與失業率相關聯的,控制了物價,也就控制了失業率。
8、“行政干預”流派
該派認為,我國基本國情決定了運用較多行政手段將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宏觀調控的基本特點。其主要支持性證據包括:(1)我國近年來出現的經濟過熱,主要表現為投資過熱,而且是部分行業、部分地區的局部性投資過熱。經濟存在的問題不是總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貨幣政策作用空間不大。相對而言,行政手段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2)貨幣政策等經濟調控手段,在我國體制轉軌時期,缺乏完善的市場傳導機制,使得經濟手段更易出現傳導不暢甚至被扭曲的現象。(3)行政手段具有強制性、垂直性、權威性和速效性,因此在市場經濟體制并不成熟的情況下,其作用非但不能輕易弱化,在許多時候還有必要凸顯。如當前投資熱主要是地方政府行政行為所致,只有通過強化中央政府行政手段來治理才能速效。(4)市場調控和行政調控對于不同投資主體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同的。由中央政府運用行政手段進行調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護民間投資的健康發展。需要說明的是,“行政干預派”并未否認經濟手段的作用,而是認為在當前條件下,行政手段更有效。
總之,無論是國外宏觀調控理論,還是國內宏觀調控理論都處于發展過程中,遠未成熟,因而觀點紛呈,異同互見,流派林立。這說明,正確認識和掌握宏觀經濟運行規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盡管如此,宏觀調控理論總的發展思想和輪廓已日漸清晰,主要表現為:(1)調控目標比較一致,大都認為應該將實際經濟增長率控制在潛在增長率水平。但由于潛在經濟增長率很難準確測算,因而以通貨膨脹率為衡量標準;(2)宏觀調控的啟動時機。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要盡可能提高啟動的提前量,不能等到經濟過熱或過冷已經很明顯時才動手;(3)宏觀調控的力度。大多數人認為應以微調為主,但如果經濟過熱或過冷程度比較大,則需要采取中等調控力度,或加快微調頻率,使多次微調迅速積累成“重調”;(4)主要調控工具和中介目標。在這方面分歧比較大,有的主張以利率為主要調控工具,有的主張以貨幣供應量或信貸為主要調控工具等等,不一而足。這需要在今后繼續深入探索和比較其利弊。(作者:王立勇,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