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在醞釀明年市場的爆發力,11月的水工業制造業可謂一片沉寂,鮮見有引人注目的舉措,不禁讓人感覺冬天真正來臨了。
但是水工業宏觀的環境和背景卻發生著不同的變化。從北京中水受阻到南水北調調水之憂,從淮河污染到長江污染,從漢江治污到嘉陵江有機物污染,從小三峽成重災區到3億人飲水不安全。無不凸現一個主題,水質堪憂。
長江所遭受的污染并不亞于黃河
目前,長江干流水質較好,支流水污染問題突出。云南省螳螂川、貴州省清水河、安徽省滁河、四川省沱江釜溪河等支流污染嚴重。今年3、5月間,沱江兩次發生環境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兩億多元,使沿岸100萬人飲水中斷達1個月。“從整條江所承受的污染總量來看,長江所遭受的污染并不亞于黃河,在有的方面還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陸健健評價說。
據介紹,長江流域環境問題主要有兩類:一是人類生產、生活排放污染物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二是生態環境破壞引發的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樣性問題。
工礦企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是長江流域的主要污染來源之一。權威統計稱,去年該流域廢水排放量總計為163.9億噸,其中,工業廢水72.5億噸,生活污水91.4億噸。
嘉陵江水比長江水“毒”4倍
按照我國2001年與聯合國簽署的關于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斯德哥爾摩公約》標準,對各水廠水源(取水口的水)豐、平、枯三期的水質進行化驗分析,結果嘉陵江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種類達到60多種,而長江水中有機物的污染種類只有50多種。同時,由于長江水的流速較嘉陵江水大得多,稀釋得快,長江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也較嘉陵江低很多。
在對兩江水進行遺傳毒性效應分析之后,專家們得出結論,嘉陵江水的毒性幾乎是長江水的5倍,也就是說,嘉陵江水比長江水“毒”4倍。
我國1.9億人飲有害水
水利部部長汪恕誠28日表示,據衛生部門和水利部門的調查,我國農村飲用水符合農村飲水衛生準則的比例為66%,還有34%的人口飲用水達不到準則的要求。初步摸底調查顯示,我國有3億多人飲水不安全,其中有1.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
盡管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累計解決了2.73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但目前還有一些地區的農村飲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血吸蟲等水質問題,嚴重影響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我國用水量已接近可用水量上限
根據最新統計,我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國實際可能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8000億至9000億立方米。在充分考慮節水的情況下,目前估算用水總量為7000億至8000億立方米,即用水量已經接近可利用水量的上限。
與此同時,我國用水效率不高,浪費現象普遍。我國的用水總量與美國相當,但GDP僅為美國的1/8。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平均為241立方米,是發達國家的5到10倍,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平均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平均為75%至85%。
水質處理應為水工業發展的核心內涵
水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趨勢,污染治理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卻遠不如政府的安排和人們的想象。飲水安全問題更是關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也不利于水工業良性發展。
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城市和工業對水的利用需求呈增長態勢,而另一方面,水資源緊缺及水環境污染自然會導致矛盾的出現。這是水工業發展的一個核心的問題。
許保玖教授曾呼吁,水工業的發展應該融入高新技術的水質處理為核心內涵,將給水和排水作為統一體,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并提供各種用水服務。他指出目前給水、排水完全分開的做法,使得排水水質難以得到保證,也不利于節約用水。
事實上,水作為水工業的商品,一是以自來水的形式體現,另外就是通過污水的收集、處理、再投入使用的形式體現。
要真正實現水工業的市場化和產業化發展,最關鍵是需要轉變給排水業現有的觀念和思維模式,同時,出臺相應的規章,使給排水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