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胡祖六近日表示,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可以幫助刺激資本市場更加健康地發展與上市公司經營效率的改善,PE與資本市場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由于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空前活躍,在美國和歐洲出現了許多上市公司退市浪潮,這跟我國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的現象形成了迥然對比。不少評論家認為,企業對于上市的興趣略減,使得資本市場正面臨著一種危機。
胡祖六表示,這是一場誤解。他分析,退市現象的增加,的確反映了資本市場現有的一些缺陷,尤其是薩班斯法案通過以后,公司治理成本上升。
“這種被PE收購后可能退市所構成的威脅,事實上也成為了資本市場一個非常有效的市場約束,所以PE的合約不但不會使資本市場走向衰亡,反而可以幫助刺激資本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促進上市公司經營效率的改善?!焙媪硎尽?BR>
他指出,由于目標公司的規模不斷增加,即使最大的PE公司也很難單獨進行100%的股本收購,因此他們要采用杠桿,并通過資本市場上的各種工具來實現融資,成熟發達與高流動性的市場,也是PE活躍的一個必要的條件。
所以,對于PE公司把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收購退市后,他們自身卻紛紛上市,或者是準備上市的現象,胡祖六分析為,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資本市場有利的融資優勢。
近年來,私募股權公司旗下所管理資產的規模日益擴大,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已超過了1萬億美元。而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金額也越來越大,年成交額達到了3000億美元;單筆收購目標的市值也不斷地創新紀錄,現在已經達到近500億美元的水平。
根據清科集團的統計,2007年第一季度,共有17只可投資于中國內地的亞洲私募股權基金完成募集,資金額達到75.94億美元,同比增長329.5%;中國內地共有38家企業得到私募股權投資,參與投資的私募股權機構數量達到43家,投資額24.94億美元。
胡祖六表示,中國資本市場作為全球最大最充滿潛力的市場,在全面發展以股市為首的資本市場同時,也需要注重PE行業的發展,從而實現互補,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