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國科協年會關注國計民生
- 點擊數:1464 發布時間:2008-01-07 03:52:28
- 分享到:
關鍵詞:
2007中國科協年會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技自主創新為主線,按照中國科協“三服務、一加強”的工作方針和“大科普、綜合交叉、為舉辦地服務”的年會定位,以公眾、科技工作者、政府為服務對象,圍繞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搭建科普活動平臺,進一步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圍繞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搭建學術交流活動平臺,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緊密結合;圍繞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搭建專題論壇活動平臺,增強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公開性,實現科學家與公眾、政府(企業)以及科學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9月8日,中國科協年會9場主題報告會,每一個都關乎國計民生,從多個層面反映了當今我國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引起了6000名代表的特別關注,不時發出會心的喝彩。
科技創新能力將是我國今后發展主要動力,那21世紀的技術進化狀況如何呢?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認為,其方向應該向拓展人類智能方向發展,并呈現群體創新、協同突破的趨勢,更加關注環境友好,更加關注生態安全,關注生命,注重社會公平,人類將進一步探索利用空間、海洋和深部地球。周光召院士則提出了我國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中基礎研究的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他認為,中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基礎科學的支持,科學家必須掌握和參與發現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從中國國情出發,對本國的經濟和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給出科學的回答。
李德仁院士從專業角度,系統介紹中國對地觀測衛星的意義及運用,分析其在中國各行各業當中具體的應用。他認為有效利用這種衛星可服務于構建和諧社會。武漢大學最近做了一個既可以看、又可以測量的數字系統,能解決衣食住行所有的問題,并有利于國家安全和經濟建設,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
最近二三十年來,我們地球變得越來越熱,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土壤侵蝕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等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公眾和科技界都關心的重大問題。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楊福家院士、秦大河院士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節能減排、環境問題和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
萬鋼部長認為,我國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嚴峻,高能耗高排放的行業依然增長過快、環境的污染已影響社會和諧、節能減排基礎工作薄弱、政策認知不到位等因素都影響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他提出,中國需要積極實施國家節能減排科技專項,攻克可再生能源與非化石能源技術難關,發展農業農村循環經濟技術,普及城市節能減排技術,占領具有低碳經濟特征的前沿技術制高點,并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和探索未來能源。
秦大河院士聯系現實指出,影響氣候系統變化的主因是人,自然界的影響微乎其微?,F在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越來越多,引發更多的災難。今年3月份,東北地區出現了50年來歷史同期最強降雪,而且華北干旱趨勢尤為嚴重。新疆烏魯木齊創造日降水紀錄,強對流天氣非常頻繁。楊福家院士認為,節能減排與科學家的責任息息相關。
醫療衛生改革是老百姓關心的大事,衛生部部長陳竺提出,依靠科技創新推進醫療衛生改革,建立我國衛生創新體系,2010年初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國進入實施全民基本衛生保健的國家行列,到202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現代社會心理問題也凸顯,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張侃對心理學跟社會發展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闡述了心理科學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并指出心理學應該針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進行研究,開展重大事件的應對。
結合湖北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羅清泉省長認為,湖北在節能減排上一是要以燃煤電廠為重點,實施二氧化硫治理工程,二是要以污水處理為重點,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工程,逐步淘汰落后的生產設備。今后,進一步優先扶持節能產業、節能型項目,推廣節約型消費商品,實現以最好的資源消耗,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摘自中國科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