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新浪財經 2007年12月09日
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07(第六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2007年12月8—9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主題:繁榮時期的領導力。新浪財經獨家網絡支持。以下為綠創集團董事長姜鵬明參加“構建企業綠色競爭力”分論壇演講實錄。
姜鵬明:綠色競爭力我覺得不僅僅是企業的競爭力了,實際上它是新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甚至是哲學觀。
我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國家的電網南網到處在建電站,電力應該是二次能源是比較清潔的。那么為了節約電力,原來的高壓變成了超高壓和特高壓,不斷地提升網輸送的效率。帶來的問題是周圍幾個村莊都要搬遷,國家有統計,60%的投訴并不是水污染或者是氣污染,因為那個是一秒鐘你也忍受不了。國際的辦法是我要建一個電廠,我需要一個無人區,我需要20畝地。那么我們現在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3個村莊的搬遷國家要拿出3.5億,大概是7000萬解決了。解決以后提高了企業的價值。
再一個國家環保風暴曝光的電場,30個億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投產,我們解決之后,我們建議中央人民電視臺再曝一次光。包括我們現在做的奧運項目,我們可以在四環路以內建一個大的電場,要求夜里達到45分貝的噪音指標。我現在說話是70多分貝,所以這都是提升他們的企業競爭力,他們是零污染、零排放的電廠。包括現在很寶貴的生產材料,他們都回收回來。總體來講,我還是對于這些問題有一個悲觀的看法。
工業文明帶來的工業經濟,它有幾個基本的鐵律,第一個是講效率,第二個是講規模,第三個有商業利潤。那么規模來講,它造成了現在的全球化、同質化,他對于多樣化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包括我們現在講的效率,我們的優勝劣汰,我們用這樣的方法在家庭當中是不對的。
第三個是環保企業里面沒有出現像市場化的需求,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是不可能變成市場需求的,如果沒有大的市場需求就不能變成很大的環保企業。
大家都說水污染很嚴重,我們國家的水處理的處理率還是很低的,有些城市連40%都不到,但是現在相當多的自來水廠的污水處理廠是閑置的,是不能夠運行的,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我們再說太陽能發電,大家都覺得非常干凈,在生產硅的過程中,用大量的污染去換這個硅,這相當于一個轉移污染。
我想小方案來講,作為一個企業的能力很有限,但是我們現在爭取到了國家建設部的新的建筑節能的示范項目,我們定的是70%的指標,但是基數已經有規定了。我們把現有的所有節能技術集成到這里面,怎么樣用地燃熱泵和室內的光觸煤進行處理,也把環保項目建設進去,我們叫做環境醫院。它起到什么作用呢?它本身就是生產環保設備和第三代太陽能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的。但是,它自身也是節能和環保的,他就是道德的示范力量。剛才王總實際講的也是這個概念,就是萬科帶頭,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的角度來講,我們十七大提出了生態建設文明,我們要的是自覺的生態文明,而不是自發的生態文明。自覺和自發這個里面的差別就是相當大了。
那么我們現在來講,之所以我們現在的經濟形態,如果在新的生態文明的形態下,我們建立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才真正地有可能從規律性的問題上解決這些問題,包括轉變人的幸福觀,包括我們反思我們現在城鎮化和全球化包括工業化過程當中的人類整個整體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