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記者聯合報道
2008年2月1日 星期五
近幾周來,有明顯的跡象表明,亞洲的出口型經濟可能免受美國經濟放緩的影響。但是,與任何投資一樣,對于“脫鉤”也是如此:以往的收益可能不是說明未來業績的可靠指針。
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脫鉤(或曰減少對美出口的依賴)——大多數亞洲經濟體的首選良方——似乎一直十分管用。在過去一年中,日本對華出貨增長15%,對歐洲與其它亞洲地區出貨增長11.5%,對世界其它地區(包括盛產石油的中東地區)的出貨大幅躍升25%。
即便如此,日本對美出口迅速下滑,全年降幅為1.7%。而人們熱切期待的內需復蘇也從未出現,這使得該國失衡的經濟只靠一個(出口驅動)發動機運行。而即便是脫鉤魔法也無法憑空制造出經濟增長。本財政年度,預計日本經濟將增長1.3%,這是個令人失望的幅度。
從更深層面上講,脫鉤可能只是在全球經濟總體增長的情況下才能奏效。在最需要的時候——如果美國陷入經濟衰退——它可能起不到什么作用。
匯豐(HSBC)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馬景宏(Peter Morgan)表示,脫鉤防護系統的漏洞之一是歐洲。得益于堅挺的貨幣及相當良好的經濟表現,該地區愉快地吸納著亞洲進口。但隨著亞洲貨幣兌美元與歐元匯率走高,以及歐洲經濟放緩,這一局面將會發生變化。他表示:“這會卸下凳子的一條腿。”
對中東的出口在亞洲出口中只占較小比例,但增長迅猛,只要石油需求保持強勁,這部分出口應該能夠持續下去。但是,亞洲國家間貿易的基礎可能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牢固,而許多出口多元化的主張都以此為基礎。
馬景宏表示:“不要忘記一點,即很多對中國的出口僅僅是過路而已。”他意指中國只是亞洲零部件的一個組裝地。亞洲對美出口看起來只占18%。但他估計,如果包括所有“加工過程中的產品”,實際比例可能超過30%。
泰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國近期的經濟增長主要由出口推動。去年,12.5%的出口直接銷往美國,這一比例低于美國上一次在2001年出現經濟衰退時的20%左右。
然而,泰國卻并不像數據顯示的那樣不太受美國的影響。SCB 證券公司 (SCB Securities)的Sethaput Suthiwart-Narueput表示,泰國還是容易受到美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因為該國大部分對華出口——約占總出口的9.5%,2001年這一比例為4.4%——是最終出口至美國產品的零部件。
雷曼兄弟(Lehman)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保羅?謝爾德(Paul Sheard)表示,一切并非黑白分明,而脫鉤也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現象”。相對而言,1991年美國經濟衰退并未對亞洲經濟造成太大影響,而2001年的“科技衰退”則構成了較為沉重的打擊。同樣,這一次也取決于任何低迷的確切性質,與專事電子產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如臺灣或韓國)相比,澳大利亞、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大宗商品出口國的日子可能會好過一些。
以印尼為例,該國已經注意到自己對美國的非油氣出口有所減緩。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長瑪麗?邦格斯都(Mari Pangestu)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我們目前的策略是對市場與產品進行多元化調整。我們認為,亞洲仍將是增長的市場,但如果美國真的步入衰退,會對高增長經濟體產生一定影響。”
美國仍然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這降低了該國從美國經濟衰退中全身而退的幾率。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表示,關鍵的軟件與服務出口業已有所放緩。
對于很多亞洲國家而言,中國及其經濟的健康狀況可能將是一個關鍵因素。
如果說作為世界加工廠,中國容易受到美國經濟放緩的影響,那么其基礎設施驅動型的內需則不那么受影響。除非出現非常意外的情況,否則即使美國陷入衰退,也不太可能使中國經濟增長率降至9%以下,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1.4%。根據這種增長的構成情況,舉例來說,對原材料及建筑設備的需求將會上升,而對零部件與工廠機械的需求將會下降。
這可能減緩——但并非扼殺——一些亞洲經濟體的增長。例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最大的出口類別都是電子產品,兩國這部分出口都有所放緩。但花旗集團(Citigroup)經濟學家Kit Wei Zheng表示,新加坡不太可能出現2001年那么嚴重的滑坡,原因是該國已經向其它出口領域進行了多元化發展,例如醫藥業。同樣,棕櫚油的全球需求在某種程度上也為馬來西亞提供了緩沖。
但謝爾德表示,多元化的作用也僅止于此,特別是在美國消費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他表示:“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已更多地融入了全球經濟,而全球經濟背后的驅動力一直是美國。”在全球化的同時要做到脫鉤,是十分困難的。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東京、約翰?阿格里昂比(John Aglionby)雅加達、杰克·伯頓(Jack Burton)新加坡、艾米?卡茲明(Amy Kazmin)泰國、李若瑟(Joe Leahy)孟買、艾米?葉(Amy Yee)新德里、宋京雅(Song Jung-a)首爾、彼得?史密斯(Peter Smith)悉尼、拉斐爾?曼代(Raphael Minder)胡志明市報道
譯者/李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