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安全標準化 任重道遠
- 作者:本刊記者
- 點擊數:3956 發布時間:2008-03-02 17:32:00
- 分享到:
據悉,2007年,全國各地共發生各類事故506376起,死亡101480人。政府對此高度重視。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
關鍵詞:
據悉,2007年,全國各地共發生各類事故506376起,死亡101480人。政府對此高度重視。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然而,當人們把目光鎖定在礦山、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的安全問題時,機械安全事故也在悄然威脅著人們的生活。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國機械裝備制造業每年大約有上萬名職工的手臂、手指被機械所損傷或切斷,對人身安全和財產損失造成極大的危害,這種危害的程度不斷呈上升趨勢。2006年由于機械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500萬元。面對這種情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和機構高度重視,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標本兼治”的方針,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和發布了一系列機械安全標準和技術規范用以遏制機械危害事故的發生。為此,筆者走訪了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李勤主任委員。初見李主任,神采奕奕、平易近人是他給筆者最初的印象。話題很自然的從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談起。
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于1994年,是一個半官方的技術組織,具體負責機械安全基礎類(A類)和通用類(B類)標準的制修訂及技術歸口工作、與ISO/TC 199的聯絡工作、協調機械安全的C類(專業機械)標準與A類和B類標準之間的關系及技術一致性問題以及機械安全標準宣傳貫徹及圍繞標準的技術服務工作。
機械安全涉及很多行業,礦山機械、起重機械、鑄鍛機械、木工機械、包裝機械、食品機械、農用機械、紡織機械等都在其范疇內。多行業共同參與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來自國內外知名大型骨干企業、高等院校及機械安全產品廠家也積極參與了安全標準化工作,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人數由第一屆的23人增加到現如今的32人。隊伍的壯大,必然帶來工作的長足進步。目前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完成制修訂機械安全基礎標準和通用標準近40項,其中強制性標準8項;完成了科技部機械安全與安全生產等有關重要課題的研究;并作了大量的技術咨詢、標準研討與宣傳貫徹工作。
進步是可喜的,但是我國機械安全發展標準化工作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談到這個問題,李主任的眉頭微微緊鎖,娓娓道來……
“首先是標準貫徹不力。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不肯投入,因我國整體生產力水平較低,很多企業仍存在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情況,對于標準的要求會增加生產成本而沒有積極性;二是政府監管力度不夠,政府對于機械安全標準的貫徹執行沒有強制性辦法,缺少對機械設備安全的專門監管;第二,標準協調性不夠。機械安全基礎類(A類)、通用類(B類)標準與C類(產品類)標準之間的協調性存在一定問題,主要體現為相當一部分C類標準沒有貫徹A、B類標準中的有關安全要求。機械安全標委會與其他機械產品類標委會同屬并行的技術委員會,機械安全A、B類標準與C類標準的協調涉及多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內容,而目前我國缺少這種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的協調機制;第三,對機械安全系統性研究還較欠缺(應用科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太夠)。機械安全是多學科、跨領域的行業,制修訂機械安全標準客觀上需要對機械安全的重要領域、典型標準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為了更好的開展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需要開展系統性、體系性研究;第四,我國缺少類似于歐盟機械指令的帶有法規性質的文件,以其統領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
依托自動化技術,實現機械安全生產
自動化技術日益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隨著其高速發展以及在機械控制系統及防護裝置控制系統中的普遍應用,自動化技術已經成為實現機械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之一。
首先,自動化技術可以實現機器本質安全的重要方面,可以確保機器的各種安全功能可靠執行,使人員遠離危險狀態;第二,自動化技術可以應用到機器的防護裝置中,一旦人員接近危險區域,機器就會自動停機。“自動化技術廣泛應用于機械產品以保障機械安全是一個發展方向,是機械本質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的機械設備在安全方面主要的還都是采用簡單的機械式防護,未來的發展則應是大量的采用自動化技術。”李主任如是說。
當筆者問到:“為了符合國家對機械安全標準化目前和未來的需求,自動化廠商應該如何去做”的時候,李主任用了“大有可為”四個字來概括。
“自動化廠商應該了解和關注機械安全標準,把自動化產品和主機廠的需求緊密地聯系起來,了解各類機器的危險類別、產生原因等,以便其有針對性的開發生產安全性的自動化元器件,提高我國機器裝備的安全水平。”
機械安全標準化未來的發展
早期的機械安全標準化,試圖通過對人的安全培訓和安全制度來解決機械安全問題,強調人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對機器本身是否安全、是否采用適當保護裝置則關注不足。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安全理念的提高,機械安全問題涉及機器的制造、運輸、安裝、調試、使用、維修、報廢、回收等整個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機械安全標準必須實施“大安全”的觀念,突出“能通過設計解決的安全措施決不留給用戶去解決”的理念,實現機械的本質安全,全面提升我國機械產品的安全和衛生水平。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機械安全標準紛紛向國際標準(或歐洲標準)靠攏,采用國際標準或區域標準作為本國機械安全標準的技術支撐,以實現國際間機械安全標準化的一致性。根據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的要求,2008年要確保食品、消費品等領域安全性能的標準、進出口貿易和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檢測方法標準以及出口產品100%采用國際標準,鋼鐵、有色金屬、機械、工業自動化等重點領域國際標準采用率也要達到75%。目前,我國已制定發布的機械安全標準約200項左右,其中A、B類標準基本都采用了相應的國際標準和歐洲標準。
采訪的最后,李主任語重心長的說:“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委員會一直致力于機械安全標準的制定,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還沒有完全把‘安全’的理念納入生產經營當中去,安全生產的意識還有待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國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