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報
趙民專欄
回顧2007年度的中國企業國際化,有很多不同的個案,代表著各種典型的類型。這種發展和變化,在預示著事物的新變化,展示著中國企業發展的新趨勢。
最應該引起國人重視和驕傲的,是中國金融企業在2007年度的國際化進程。
第一個金融機構是中國工商銀行(6.77,-0.15,-2.17%,吧)。由于中國股市2007年大牛,一度成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銀行。在這樣的背景下,先后出手投資和購并了印尼的哈林銀行,南非的標準銀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非標準銀行的這個投資,不僅是當時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投資,而且無論從價格還是戰略互補性,都是很好的一筆買賣。錢多了,就是好。
第二個金融機構是中信證券(68.31,-2.54,-3.59%,吧)。陷入次貸危機的貝爾斯登公司和中信證券惺惺相惜,互相投資10億美元收購對方股份,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但是,這個案例不象中國工商銀行的投資那么清晰,還有待琢磨的地方,就是雙方在香港要成立的那個合資公司,依然存在很多變數和潛在風險。
這兩個案例,還有一個共同特征:相比2004年的TCL和聯想的國際化,這兩個中國企業國際化最新案例,第一在戰略上讓人看得很清楚:投資對方,而不控制對方。第二在價格上都很合算。所以,各種媒體的輿論普遍看好。這當然是因為現在的中國企業管理者在吸取過去的教訓,越來越有經驗了,但最重要的背書還是中國股市的強勁。由于中國股市的牛氣沖天,使這兩家金融機構有可能和有實力做這樣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國家的股市好不好,不僅與中國企業和老百姓腰包很有關,還導致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牽一發而動全身”。
除此之外,還有中國銀行(5.56,-0.07,-1.24%,吧)以9.65億美元收購了新加坡金融租賃公司100%的股本;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向巴克萊銀行投資30億美元,等等。這些都是2007年中國金融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幾顆星星,雖然閃閃發光,但是沒有特別突出的意義。
反而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股份制銀行,民生銀行(13.35,-0.23,-1.69%,吧)以25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聯合控股9.9%的股份,并有權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增持股份至20%,增持后民生銀行將成為聯合控股第一大股東。民生銀行由此成為第一家在美國本土進行金融收購的中資銀行。考慮到民生銀行的出生理由和成立時間,這倒是一個十分鼓舞國人的案例。其商業意義外的價值很大。
在2007年,除了中國金融企業的國際化之外,在高科技行業的國際化案例,最值得一提最有參考價值的,當數華為聯合美國的貝恩基金以22億美元收購3COM。華為這個收購案例的意義,有三個:第一這個收購是一個杠桿收購,聯合了在美國非常著名的貝恩基金,不是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人,自己沖到歷史非常悠久的美國資本市場上獨立承擔風險,前面是有一個非常有口碑,也深諳美國人之道的“成熟的大人”在領路。第二是收購方案中,華為在收購后只是一個小股東,但是,誰都知道,最后這個公司是華為的。第三,當然這是一個中國非上市公司,收購了一個美國上市公司。
在高科技行業還有一個典型的國際化案例,江蘇無錫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企業———無錫藥明康德的“先美國上市,后美國收購”。
北京時間2007年8月9日,中國最大的藥品研制承包商———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在美國紐約交易所首發上市。藥明康德以每股 14美元的價格出售接近1320 萬份的美國存托憑證(ADR),上市籌資約1.846億美元。這并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但是,接下來的發展就是特別的了:2008年1月,藥明康德宣布將收購AppTec Laboratory Services公司,向著成為全球領先的全方位、一體化新藥研發服務企業的方向又邁進一步。AppTec總部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圣保羅市,是生物制劑與醫療器械領域的一站式服務供應商,向客戶提供生物、醫療制品及醫療器械的測試、研究和cGMP生產服務,在圣保羅、費城和亞特蘭大擁有通過美國FDA的GLP、GMP認證的尖端測試與生產設施,涵蓋廣泛的產品和服務,擁有經驗豐富的管理層和高素質的員工團隊。AppTec為藥明康德提供了一個基于美國的高度細分、多元化的生物制劑和醫療器械產品服務平臺。
這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揭開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新一幕,標志著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中國企業的“全球收購型”國際化,已經從制造企業,發展到了研發企業。這是一家中國企業在“中國專利最少的行業之一”———醫藥行業的跨國收購。
2007年,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三年前的2004年,中國制造業企業開始了跨國收購,三年后的2007年,中國金融服務企業開始了國際化;過去,“中國制造”開始了“全球收購型”國際化,現在,“中國創造”也開始了“全球收購型”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