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8日電(記者 程云杰) 自2005年7月實施匯率改革以來,中國的貿易順差如雪球一般愈滾愈大,不斷創出新高,經濟學教科書中有關本幣升值抑制企業出口的經典理論對中國似乎毫不適用。
中國最大的私營摩托車制造商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的壓力從來就沒有減輕過,“它對企業的影響巨大,代價很高。”
尹明善自1992年創辦重慶力帆,2006年,實現出口3.18億美元,扣除進口,創造順差2.5億美元。由于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去年累計升值4%,尹明善在2006年底把外匯結算成人民幣時,純利潤縮水7800萬元。
中國摩托車商會透露,到今年8月,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9%達到7.57元兌換1美元時,中國已有五家摩托車企業關門倒閉。尹明善預計,力帆今年的摩托車出口增速會比去年的30%放緩15%左右。
然而,中國很多出口企業對匯率改革或人民幣升值并不怨恨,而是努力接受挑戰,通過成本控制、技術革新等一切可能的措施減小匯兌風險。
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6%,達到5467億美元,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增加83%,達到1125億美元。
中國銀行(5.51,-0.09,-1.61%)全球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譚雅玲說:“中國出口企業為國家的匯率改革付出了代價,因為人民幣升值會擠壓它們的利潤空間,削弱它們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2005年7月21日,中國宣布結束11年的人民幣匯率釘住單一美元的匯率形成機制,變成參考以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人民幣匯率機制。這一措施使人民幣匯率能夠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浮動,但是每日波幅還是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確保人民幣的漸進升值。
尹明善認為,漸進升值有利于鼓勵和引導企業通過質量、品牌和技術來增強競爭力。
他說:“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價一夜之間升值20%,一大批中國出口企業將會破產倒閉。現在,我們有時間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在適應中養精蓄銳。”
重慶力帆集團目前已在海內外申請了3807項專利,位居行業之首,該公司旗艦產品——力帆50-200ml單缸汽油引擎與摩托車行銷東南亞、西亞、歐洲、非洲和南美的100多個國家。
對于改革的緊迫感已在中國出口企業中間迅速擴散,傳統產業特別是紡織行業的壓力更大。蘇豪國際是一家專營蠶絲的江蘇企業。該企業總經理余亦民說,他的企業非常熱衷于技術創新,因為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只有技術創新才能保障生存。 蘇豪國際目前正在開發絲蛋白為基礎的人工皮膚,現在已進入臨床階段。由于該產品的成本預計只有國外同類產品的十分之一,余亦民相信企業的競爭力會進一步增強。
中國是僅次于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中國政府希望能夠提升“中國制造”的聲譽,使其成為“高質量”而不只是“便宜”的同義詞。
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料加工,來件裝配”為代表的加工貿易使中國外貿擺脫了幾十年的停滯,迅速飆升。現在,政府鼓勵附加值更大、技術含量更高的一般性貿易。
今年上半年,中國加工貿易的進出口額達到44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6%。相比之下,一般貿易增速達到28.7%,實現進出口額4408億美元;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首次平分天下。
專家認為,中國出口企業未來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人民幣升值的單邊預期,因為這一預期會刺激游資入境,威脅國內金融穩定,使出口為導向的國內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中國銀行高級分析師譚雅玲說:“中國的金融體制還很脆弱,很不成熟,讓出口企業獨自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很不現實。”她認為,政府應當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讓市場在匯率形成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今年有可能達到7.3。他認為,現在這樣的漸進式升值壓力起碼還要再維持3到5年。這無疑是中國出口企業必須抓住并大力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