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4年,耗資1千萬歐元、由比利時建造的世界首座可以實現“零排放”的極地考察站近日投入使用??疾煺灸茉垂到y全部采用太陽能和風能,建筑材料也全部可以回收再利用。
這座由比利時政府授權建設的考察站,以比利時國王的孫女伊麗莎白公主的名字命名,建筑室內面積為700平方米,最多能容納20人,使用壽命至少為25年??疾煺疚挥谀蠘O東部德龍寧·毛德地的一處山脊。那里氣溫最低可降至零下50攝氏度,風速最高可達每小時250公里。極端的氣候條件對考察站建筑的御寒保暖性能要求較高。因此,考察站的墻壁使用了40厘米厚的塑料材料,內墻和外墻兩面用松木面板包裹以降低熱量損耗。
考察站現任負責人阿蘭·休伯特參與了這座具有超現實意味的考察站的建設。他介紹說,在設計上,“零排放”考察站力求對環境影響最小化,產生的所有廢物都將被循環利用。整個考察站,除緊急備用設施使用化石燃料外,其他部分所用能源均由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提供。休伯特希望“零排放”考察站能成為其他考察站,甚至全球范圍內的建筑典范。
考察站負責人 阿蘭·休伯特:首個“零排放”考察站能在南極建成,說明在其他地區也能建成,應該將其廣泛應用于社會,并且越快越好。
休伯特說,這座南極站將主要對全球氣候變化展開科學研究。目前,考察站的首批使用者--一只由7名日本地理學家組成的科考隊,已經將“零排放”考察站作為兩個月南極探險的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