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京滬津及深圳 西安五個綜合性基地同時獲批,成為中部地區惟一重點發展信息、生物、民用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產業
本報北京 訊 (特派記者 岳冠文) 6個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24個行業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昨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揭曉。長株潭地區和北京、上海 、天津 、深圳、西安 獲批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重點發展信息、生物、民用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產業。
在北京舉行的授牌大會上,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向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授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于來山,長沙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及相關省市的領導出席授牌儀式。
三大優勢鑄就中部惟一
長株潭地區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是國家重點建設的6個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之一,而且是中部地區惟一一個。“這對長沙發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張劍飛說,它是一個非常亮的金字招牌,把長沙放到了與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相同的一個發展平臺上,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資金發展長沙高新技術產業。
長株潭地區為何能被授予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招牌”?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這是因為長株潭高技術產業特色鮮明,優勢明顯。一是產業基礎好。2007年長株潭地區信息、生物、民用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產業分別實現產值550億元、200億元、250億元、380億元和240億元。如長株潭地區中小航空發動機研發生產歷史最悠久,品種最齊全。二是研發實力較強,長株潭地區高等院校較為集中,科研機構眾多,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領域有一批院士和專家領銜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后勁很足。三是產業配套完善,優勢明顯,僅先進能源材料就形成了從電池材料、動力電池到電動車的完整產業鏈。
長沙將借力“金字招牌”
按照基地的建設目標,長株潭地區將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指導作用,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圍繞五大產業加快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高技術產業集群。其中信息產業重點發展動漫游戲、軟件及服務外包、移動電子商務等四大產業集群;生物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兩大板塊,重視開發中藥資源;航空航天產業通過發展壯大中小型航空發動機、飛機輔助動力裝置、飛機著陸系統等九大產品領域,構建軍民兩翼齊飛、研發生產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條,實現產品系列化;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先進能源材料、先進硬質材料、先進復合材料、新金屬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風電整機及配套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與核電配套產業。
張劍飛表示,長沙應充分利用這塊“招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他說:“長沙正在規劃大河西‘兩型社會’先導區,在‘兩型社會’的建設中要切實把高科技作為一個關鍵的關鍵來發展,市委、市政府也將采取特殊措施支持高科技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