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企業家
緊接著,2004年8月19日,Google上市。據一些前雅虎員工說,這是公司文化的一個轉折點。雅虎成為一家與Google糾纏的公司,而不是尋求在互聯網上的飛躍。一位前搜索部門經理說,“雅虎成為超級偏執狂,我們從腳踏實地轉向不切實際?!?/FONT>
2005年底,雅虎意識到了它的搜索廣告運作序曲是不成功的,并開始了巴拿馬項目。但在整個2006年期間,它的運行一直是拖延的。
去年2月,巴拿馬項目終于啟動了,它得到了一些很好的評論,但是太少,太遲了。Google公司反而以高于雅虎多倍的速度在壯大。去年4月,Google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購買DoubleClick公司。如果可以的話,Google將在雅虎作為主體的條幅廣告市場上,獲得一個強大的立足點。
錯失良機
與此同時,雅虎此起彼伏,錯過了一個個重要的機會。在2005年,據說雅虎有意購買廣受歡迎的網絡社區MySpace,但輸給了新聞集團。在2006年,Google公司搶去了炙手可熱的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YouTube迅速成長并流行起來,甚至雅虎公司的人都推動公司利用穩定的視頻資源創造同類服務。同一年,雅虎出價約10億美元收購另一熱門網站Facebook,但沒有成功。去年,微軟突然以2.4億美元買進Facebook的小部分股票,這是以Facebook150億美元的驚人估價為基礎的。
雅虎已經完成初步成功的Web 服務的收購,例如購買廣受歡迎的照片共享網站Flickr;還收購了一些廣告方面有前途的網站,像去年收購的交換廣告網站Right Media和目標廣告網站BlueLithium,但它們之中任何一項收購都沒有阻止雅虎的下滑。由于去年利潤下降和高層一個接一個的離開,Semel在雅虎的日子走到了盡頭。去年6月,Semel下臺,取而代之的是雅虎合作創辦人楊致遠和新總裁Susan Decker。
硅谷戰略顧問Sramana Mitra說,“最終,雅虎缺少的是理解網絡如何演變的內部結構”。尤其是這個精深Web 1.0的公司,未能過渡到Web 2.0。Web 2.0可以充分發揮使用者本身的才能并讓他們付出更多努力。通過這種技術,志愿者撰寫的維基百科、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甚至Google,都開發出自身更大的潛能,他們的搜索結果都是跟蹤人們從他們的網站與其他網站的鏈接計算出來的。
不過,盡管有種種失誤,很少人會想到雅虎公司只不過是Google和微軟之間爭奪未來互聯網主導權的一枚棋子。楊致遠在接任首席執行官時說,這對他來說不是走形式,他真的希望公司回到正確的軌道。但是,由于在他上任的最初六個月沒有成功的實現其許諾,楊致遠挽救雅虎的機會也許已經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