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理事簡介
尹怡欣(1957.4-),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博士,智能控制、適應控制、網絡控制和智能辨識專家,現任北京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1993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1999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參加過多項國家、省部級的科研和教學課題研究,其中“中國控制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SC)軟件系統” 1994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獲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參加編著并公開出版的專著和教學軟件《新型PID控制及其應用》等3部,先后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專業論文30余篇,其中發表在日本海洋音響學會志的《用于計算機仿真的簡易海洋音響分布模型》一文獲得了1999年度日本海洋音響學會論文獎。
王執銓(1939.1-),教授,博導,學士,兵器數字伺服系統、混沌控制理論與混沌加密信息隱藏專家,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系任教。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成果:自1996年以來,作為項目負責人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1998年獲江蘇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合作出版專著《數字伺服系統》1部;合作出版教材《最優控制理論與系統》1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11篇被SCI收錄,7篇被EI收錄。
王金友(1962.4-),副所長,研究員級高工,碩士研究生,制造業自動化專家,就職于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成果:對機器人應用工程項目的開發管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七五攻關項目和八五攻關項目對工業機器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開發,同時進行了大型應用項目的實施與管理,了解企業的需求和狀況?,F被聘為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評估專家、中國機電一體化協會常務理事,全國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59)主任委員,國家液壓元件質量監督經驗中心主任。
王越超(1960.6-),研究員,副所長,博士,機器人學、自動控制專家,就職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在機器人學研究方面完成10多項國家級研究課題。在機器人智能控制、多機器人系統、機器人網絡遙操作等研究方面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1991年、1995年兩次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主持完成的“基于PC機機器人控制系統開發”課題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劉奕華(1956.1-),高級工程師,自動控制系統開發及應用專家,現任廣州機電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長。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主持和參與設計了30多項自控裝置與系統的設計應用;編寫和譯編了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及變頻調速器(VVVF)應用手冊、教材4本,尤其對PLC/VVVF的開發與應用有一定研究。近十年來,在從事科技開發管理中先后主持完成了廣州機電工業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現狀與規劃;參與了廣州市制造業信息化推進工程總體規劃;組織主持了廣州制造業技術發展戰略等重大課題,參與組織開展了“廣州制造業異地協作網”等工程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績?!?/P>
孫德敏(1939.9-)教授,博士生導師,工業過程先進控制與優化,伺服系統設計、綜合與航天控制,自動化裝置與智能儀表專家,中國科技大學自動化系任教。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近年來,曾先后主持及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國家863、國家921、軍工預研及企業委托科研項目50多項,項目經費累計近2500萬元;在國內刊物及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專著2本;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國家級新產品3項,國家專利5項。
張云生(1948.8-),教授,副院長,研究生,計算機控制專家,昆明理工大學任教。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主要從事控制理論與控制技術的教學、科研,作為項目主持和第一完成人已完成了“專家系統在冶金爐窯控制中的應用”等13項科研項目,其中“專家系統在冶金爐窯控制中的應用”、“上引連鑄生產線多媒體測控系統”、“煙葉烤機機群監控系統”、“綜合自動化系統中多維信息的實時處理”、“升降平移式立體車庫控制系統”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和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已在國家正式期刊上發表論文30多篇,由國防出版基金出版《實時控制系統軟件設計原理及應用》,擬于今年出版《自適應控制器設計及應用》、《網絡控制系統》。獲“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云南省勞動模范”。
張振華 (1939.9-),高工,半導體器件制造專家,退休前任冶金自動化研究院科協秘書長。
主要成果: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應用專業委員會(第四~八屆)、中國金屬學會冶金自動化專業委員會(第一~四屆)秘書長,從事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技術培訓等組織工作,并從事自動化專業編輯印刷出版圖書工作。
沈建石(1944.11-),教授(博導、碩導)、教授級高工,學士,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創新專家,中國華電集團高級專家顧問、國電南自高級專家顧問、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我國首套靜態主設備繼電保護研制開發,1971年投入西北330kV系統,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9年研發成功我國500kV母線并聯電抗器保護,投入東北500kV系統,1985年投入華中及葛洲壩系統;1989年至今研發微機主設備保護,獲電力部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主編國標、行業標準5項,科技論文17篇,編寫2本書,現以中國電網建設專家委員會專家身份參加自動化理論及技術在我國750kV系統的創新研發。
肖田元(1947.2-),教授,博士生導師,學士,系統仿真、虛擬制造技術、CIMS技術、網絡化制造專家,現任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統集成研究所所長,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1995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微型機控制的彩色船舶操縱訓練仿真系統”,198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海軍戰術訓練仿真系統”,1988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CIMS實驗工程”,1994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體化制造仿真軟件”,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JW CIMS工程”,1997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龍路醫院全病案醫療信息管理系統”,1999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加速產品結構調整的系統集成與虛擬產品開發技術”,200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代表性著作有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仿真應用》、《連續系統仿真與離散事件系統仿真》、《面向負荷的生產控制》、《系統仿真導論》。
邵惠鶴(1936.1-),教授,博導,工業自動化專家,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任教。
獲獎情況:酮苯脫臘溶劑比優化控制,1992年獲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煉油廠氣體分離裝置計算機優化控制,1993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酵母發酵生產過程投入產出優化,1995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軟測量技術及其工業應用,1996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催化裂化裝置高級控制與優化,1999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多變量約束控制軟件包及應用,2000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陳偉基(1937.8-),教授,自動化和系統工程專家,澳門大學科技學院任教。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從事自動化和系統工程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40余年,編、譯《過程控制科學技術與應用》、《自動化科學技術及應用》、《感應同步器數字顯示及其應用》、《運籌學導論-計算機算法》等9部,發表論文80多篇,研究成果20多項,中國專利兩項。獲1998年香港《世界華人發明博覽會》銀獎,2001澳門大學科學研究獎。
陳宗海(1963.2-),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復雜系統建模、仿真、控制與優化、智能系統集成專家,現為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助理。
主要科技成果及獲獎情況:完成20余項科研項目,獲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乙烯全流程仿真培訓及DETECE通用型工業過程DCS訓練仿真器”獲中石化科技進步二等獎;“齊魯石化公司苯乙烯全流程DCS仿真培訓系統”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乙烯全流程仿真培訓系統”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過程系統建模與仿真”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律貼。在國內外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出版《過程系統建模與仿真》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