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經濟日報
黑龍江哈爾濱市正在改變能源結構上大做文章,構建清潔環保能源的使用網絡。2007年出臺的《哈爾濱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在能源開發領域建立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興能源的研發和利用體系。
據了解,2007年哈爾濱市能源消費總量為3376萬噸標準煤,其中原煤的使用量占到了能源消費總量的45%左右,電力、原油、柴油、熱力和其他能源分別占總量的20%、14%、11%、6%和4%。從構成看,原煤的使用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能源布局尚不合理。
據哈爾濱市氣象局副局長郭家林介紹,經普查初步分析認為風資源好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泰來、肇源、哈爾濱市、賓縣、巴彥、通河、方正、依蘭、雙鴨山、富錦、綏濱沿松花江一線的河谷地區和突起的山地上,其中以依蘭風能資源最好。由于哈爾濱市處在西風帶控制下,在張廣才嶺和小興安嶺余脈的夾擠下,松花江流域一線形成最好的主風帶。
哈爾濱市氣象局已對哈市范圍內30年的氣象資料進行了全面分析,初步確定了該市風資源的空間分布、時間分布和各種特性,以及風能資源的儲量情況。對可建風電場區域進行了勘查,在一些地區架設了30個高空測風塔進行風資源詳查。
哈爾濱市發改委能源處負責人介紹,風電的環境效益主要體現在不排放任何有害氣體和不消耗水資源,污染為零排放。目前,哈爾濱市已在木蘭和依蘭建立了風力發電廠,總投資9.8億元,總裝機容量達8.59萬千瓦,其中,依蘭的風力發電廠一共有87臺風機,規模非常大。此外,依蘭馬鞍山風電場和雞冠砬子山風電場兩個風力發電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底就可竣工發電。
據有關專家透露,裝機容量10萬千瓦、年發電量2.3億千瓦時的風電場,每年約相當節約原煤18萬噸,可減排煙塵1150噸,灰渣2.76萬噸,二氧化硫1403噸,氮氧化物1035噸,二氧化碳19.9萬噸。如果按每千瓦時風電可避免的污染成本量為0.81元,則10萬千瓦風電場的環境效益估計每年約4000萬元。如把減排的環境生態效益折合成經濟效益,發展風電的前景將更加可觀。
為完善能源布局,哈爾濱市除了著手開發新能源外,還不斷加大清潔環保優質能源的推廣力度。據介紹,哈爾濱市投資4億多元,從2007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完成天然氣置換人工煤氣的工程。天然氣熱值高,是煤氣的一倍,同時,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
哈爾濱市還在雙燃氣汽車上進行壓縮天然氣的試點。壓縮天然氣可以減少汽車的尾氣排放,而且相對汽油而言,壓縮天然氣的運營成本較低。(柯森 李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