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江澤民同志“發展我國仿真技術 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號召,慶祝計算機仿真雜志創刊二十周年,計算機仿真雜志社聯合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教育部高教司及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共同舉辦全國計算機仿真大獎賽。
本次大賽邀請了宋健同志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同時邀請了全國仿真界的知名專家擔任評委,通過初賽和復賽評選10名選手進入決賽,屆時中央電視臺將對決賽進行現場直播,本次大賽是全國科技類大賽首次在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為仿真知識的普及和提高開辟了新的渠道。
希望本次大獎賽能為全國仿真知識的普及和仿真技術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全國計算機仿真大獎賽章程
第一條 總則
本次競賽的目的是響應江澤民同志“發展我國仿真技術 勇攀世界科技高峰”號召的具體落實,從而營造全民學科學、愛科學的良好科技氛圍。
本次競賽面向全國大學生、從事仿真技術的科研和工廠單位以及經營仿真技術和仿真產品公司的人員,它是一次全國性、科普性和群眾性的科技活動。
通過這次大獎賽,一方面可以普及計算機仿真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全民,尤其是大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十一世紀是智能革命的時代,通過仿真技術將人的智力和計算機的人工智能結合起來,去開創社會的智能化,進而邁向智能社會,為人類、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條 競賽內容
競賽內容包括:
?計算機仿真與仿真技術的基本術語和基本概念;
?選自工程技術和科學管理的實際問題;
?運用建模和計算機仿真獲得正確的結果。
要求文字表述清晰,計算機仿真的可實現和可重復,模型和計算機仿真結果的正確。
第三條 競賽的形式
1.全國統一命題,采用通訊競賽方式;
2.可以個人報名參賽,也可以小組報名參賽,小組參賽人數最多不得超過三人,在報名時確定。
3.參賽個人和小組在收到競賽組織委員會寄送的命題后,務必于十五日之內將作品寄回北京競賽組織委員會,以郵戳為準。
4.大獎賽評審委員會從參賽者中選出60名(個人或小組)進入復賽,經過復賽,選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一等獎10名進入決賽。
5.決賽現場由電視直播,經現場評委選出金獎3名。上述復賽和決賽,均由北京公證處現場進行公證。
第四條 競賽規則
1.參賽者須填寫正式的報名表,按數交納報名費,經大獎賽組織委員會確認,方可成為本次大獎賽的正式參賽人員。
2.命題人員不參加本次大獎賽,也不參與參賽人員的答題;
3.參賽人員可使用圖書資料、計算機和軟件,也可在網上瀏覽,但不得抄襲他人的作品。
第五條 組織形式
1.本次大獎賽的主辦單位為:
中國自動化學會
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