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累,心很累”
死因至今依然是個謎團,但有一點卻是毫無疑問的:華為、中興所在的通訊行業,強大的競爭壓力總是形影不離,這種壓力已不可避免地傳遞到了每個員工的身上。
順著悼文顯示的博客地址,記者查閱到,張立國從去年5月開始,一直以“長風隨意”為名在新浪上開博。去年10月7日,他從老家回到深圳時寫道:“含淚離開了我的妻子和七個月大的女兒,心情復雜,生活需要我繼續的打拼,需要我開創自己的事業,需要我每個月都要掙錢養家,不得已,又回到了深圳,還有我已經習慣了她(應該指的是深圳)的生活方式,我已經深深的融入到了她的血液,變成了她的一個分子,雖然還是租房子住,每天去擠公交車,甚至為了省錢去坐免費的Bus,受司機的白眼和冷嘲,但我還是回來了……”
在博客中他寫過本想創業,也曾表示過樂觀和堅定:“在路上,只為了尊嚴的活著,在路上,只為了相親相愛的人,在路上,只為了親親的寶貝。”但進展似乎并不順利,一篇博客的標題就赫然標為:“累,心很累。”
在天涯上,記者還搜尋到了以“長風隨意”為名的不少帖子,里面談論的話題和顯示的情緒都和張立國博客中的邏輯一致,其中還有一條跟帖留下的郵箱 “zlg_zhang@126.com”,正是悼文中張立國寫給中興老領導郵件的地址。
但是到去年10月20日,天涯上的《路向何方?迷茫》一文中,“長風隨意”卻對創業變得悲觀起來:“這條路沒有強大的人脈關系,沒有很好的市場開拓能力,沒有足夠養活自己和公司運作的資金,沒有團結合作的創業團隊,成功的幾率幾乎為零。目前有的就是自己多年大型項目軟件系統開發的經驗和少量能維持運作的資金,團隊還沒有籌建,一人在進行著軟件系統的設計開發,在探索互聯網上的趨勢和商機,在編寫著剛剛有個框架的程序和進行業務實現的設計。”
“多年的公司內工作已經把自己磨得沒有了激情,沒有了獨立的主心骨,其實我本性是個很有主見的人,目前發現自己已經變得面貌全非。”
掙扎過后,他還是沒能挨過自己這道坎,選擇了縱身一躍。
死因真相如何,逝者已矣,過多的糾纏,并沒有太多的意義。窮追不舍地對某個公司的管理機制、企業文化進行口誅筆伐,也并不能改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人心靈損耗的必然成本。
或許,張立國以及更多的張立國們只是一個標志,一聲嘆息,當然也是一次警醒。
(注:羅生門,電影大師黑澤明的杰作之一,現多解釋為“各說各話難解的謎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