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珠江商報作者:鄧莊
【論壇專家】
夏斌: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解決中國經濟運行暴露的問題,必須用“組合拳”,企業(yè)在出口、匯率變革、產業(yè)轉移升級等方面,要順應政策,主動進行調整
商報記者鄧莊報道
從全球經濟角度出發(fā),國際資本向低成本國家進行產業(yè)轉移,給予了中國巨大發(fā)展機遇,推動中國崛起,同時也給中國經濟發(fā)展帶來一系列壓力。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夏斌指出,從短期經濟運行看,表現(xiàn)的是“三過”問題,即貿易順差過大、投資增長過快、流動性過剩;從長期來看,快速增長帶來環(huán)境、資源的壓力,國際摩擦與國際壓力問題,長期凈順差引發(fā)國內流動性壓力和經濟穩(wěn)定等三大問題。
“三過”反映中國經濟運行特征
當前世界出現(xiàn)全球經濟失衡的現(xiàn)象,即美國由資本凈輸出國變?yōu)橘Y本凈輸入國,經濟大國和富國靠借窮國的錢維持增長。夏斌認為,在這種大背景下,從短期經濟運行來看,問題和隱患不得不令人擔憂,夏斌認為,“三過”問題集中反映了當前國民經濟運行中的特征與問題。夏斌指出,中國經濟因此長期來看就面臨幾大問題:
一是人民幣升值壓力下,流動性過剩問題比較嚴重,容易造成經濟不穩(wěn)定,一般商品由于供過于求,可能漲不起來,但資產價格上漲勢頭迅猛,典型的是房地產和股票。
二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環(huán)境和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
三是國際壓力和磨擦越來越大,全世界對中國崛起的擔憂、懷疑、抵制的情緒增多。
處理“三過”要用“組合拳”
三者的關系,到底誰為因?誰為果?爭論頗多。夏斌指出當前尋求因果關系的內外兩種思路。一種思路是側重從我國經濟對外失衡的角度分析,外貿順差大→外匯流入多→流動性多→投資增長快。似乎失衡根源在對外,因此,要解決“三過”問題,關鍵要壓順差,要加快變動匯率。
另一種思路是側重從我國經濟對內失衡的角度分析,國內收入分配問題→消費需求不足→出口比重大→外貿順差多→流動性多→投資增長快。似乎根源在國內的失衡,消費內需不足,因此要解決“三過”問題,關鍵要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盡快提高國內消費。
夏斌認為,不能單純用對內或對外失衡的角度來處理問題,如果單從中國經濟對外失衡角度來處理,人民幣就要大幅升值,大幅壓出口,這對當前中國的高增長和就業(yè)將是一個嚴重的打擊。如果單從對內失衡角度來得理,農民工、教育、就業(yè)、醫(yī)療等問題不可能短時解決,收入分配關系調整是個長期過程。面對已經形成的面向全球需求巨大的中國商品供給,短時間內大部分讓位于國內消費是不現(xiàn)實的。
夏斌因此認為“三過”問題中的三者間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一定程度上三者間既有因果關系,又有互為因果的關系。而且中國“三過”的問題,某種意義上說是世界經濟失衡的一種反映,而世界經濟失衡的調整不是中國一國政策所能左右。因此在中國經濟高度依賴外部經濟、中美經濟結構又分別存在缺陷的情況下,要徹底地解決中國當前的“三過”問題,絕對不存在單一的、立竿見影的“關鍵政策”或者“核心政策”,而是“組合政策”,是長短期政策的組合,內外經濟政策的組合。
“五字經”緩解“三過”矛盾
從具體政策角度,夏斌提出“改、疏、堵、沖、內”五字經,來緩解“三過”矛盾。
“改”,就是改革匯率的形成機制和外匯市場本身。當前重要的是,應進一步打破市場上已經形成的小幅、均幅、緩慢升值的可測算預期。在匯率升值的頻率與幅度上,應以時密時疏、疏密不均的方式進行調整。中國的匯率改革,要慢慢市場化,同時要把市場做大,開放更多金融工具,讓企業(yè)和金融機構逐步適應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夏斌告誡企業(yè)要了解和熟悉匯率走勢,在企業(yè)經營中考慮人民幣成本和匯率風險問題,只有跟上匯改調整布伐,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運。
“疏”,就是疏導多余的外匯資金加以積極運用,既減輕對外失衡壓力,又能趁機增強國家競爭力,如藏匯于民、藏匯于企業(yè),發(fā)展QDII,鼓勵企業(yè)走出去。國家支持企業(yè)適當運用外匯進口關鍵設備、原材料,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國家支持對海外能源、關鍵性原材料企業(yè)的參股并購活動,對國際重要金融機構的并購和參購;在適當價位擇機增持黃金儲備,適應正在崛起的大國需要等。
“堵”,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外匯管理,堵住違法違規(guī)外匯資金的流入。為此,中國開放政策的策略要適度調整。在目前國內流動性過剩壓力下,一切有助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人才的外資,我們仍然要大膽吸納,一切無助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人才的外資,我們要堅決拒之門外。去年以來,政府有關部門開始抓緊包括外貿政策、招商引資政策、海外上市政策、房地產政策和并購政策等在內的調整。大企業(yè)、好企業(yè)、壟斷企業(yè)全都到海外上市這種做法肯定要改變,否則國內資本市場如何發(fā)展起來?另外,海外資金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毫無限制的現(xiàn)象也要制止。
“沖”指央行公開市場上的對沖操作。流動性過剩的根源在于經濟內外失衡,這幾年央行在對沖操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包括發(fā)行央行票據(jù),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加息等。
“內”,就是加快以消費需求為主的內需戰(zhàn)略的落實。這是既有利于解決當前的“三過”問題,也是著眼于長遠解決我國經濟對內失衡的重大政策。政府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包括社保、醫(yī)療、就業(yè)、教育、農民工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