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航機電研究所所長、中航新科機電有限公司和新航科電軟件技術公司董事長武安明先生,是一位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位優秀企業家。他把發展民族工業儀表為己任,創中國現場校測儀表精品,成為我國工業計量校驗儀的奠基人之一、行業的領跑人。
武安明(左)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幼華(右)
集賢開創“中航”自動校測儀
198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的武安明,充分利用自己在學校長期工作與科教人員密切合作的科研和渠道優勢,與幾名傾心于科研、開發、勇于拼搏和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內創建了北京中航機電研究所,并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民營科技企業,同時他們聚集了一批具有高水平測控、計算機、儀器儀表、傳感器領域的專家,組成了一支專職的科研隊伍,并為北京中航機電研究所的研發和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航所經過近20年的艱難努力和奮斗,一直挺立于市場經濟的潮頭,發展成為研究、生產、經營工業計量標準儀器和計量與管理一體化自動化測試校準系統的專業研發和生產企業。目前,中航所的產品包括工業現場用壓力、溫度、過程信號校測儀和實驗室用壓力校準源、溫度校準源,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標準化、自動化儀表綜合校驗臺等五大系列,有上百種品位高、功能全、使用準確的高科技產品,從而成為我國最早一批持續行業領跑的高科技企業。
整合資源優勢聯手打造產業化集團
企業成長了,企業做大了,企業做強了,但是對于中航所這樣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科技成果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如何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使企業形成規?;彤a業化,實施技術創新走持續發展戰略之路,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是擺在企業生存和發展面前的緊迫任務。為此,在新形勢下武安明為企業的未來勾勒出了一幅美好藍圖:聯合捆綁、強強聯合,資源優化配置、發揮綜合優勢,打造產業化集團。
同時,武安明認為,中航所若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從多方面運籌帷幄。當務之急先要建立起“3個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地處北京中關村人才和區位優勢,建立權威性專家咨詢、評估、決策和技術創新保障體系;運用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策和民營科技的機制優勢,實施國家火炬計劃、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技術創新,建設產業化升級發展體系;積極推動市場的規范運作,維護知識產權,適應市場和經濟的全球化需要,與質量認證、法律事務、會計審計、資產評估部門聯合,建立認證會計法律保障體系。但是,更要運用新思維、新觀點,營造企業集團文化的新理念,爭取得到國家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利用北京在金融資源方面的優勢,抓住高科技產業是金融投資獲利的可靠資源這個機遇,與金融、保險、擔保體系構筑一家低風險的企業集團;運用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聯合同行企業,促使技術產品系列化、成套化,創建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反饋和網絡的市場需求體系,形成具有經濟全球化、抗拒市場和加入WTO的風險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