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濟鋼第三煉鋼廠成功生產出經RH(真空精煉)處理的超低碳鋼,并已累計生產1萬多噸,為濟鋼產品結構優化、進軍超低碳市場打下了基礎。
超低碳鋼是指含碳量在100ppm以下供冷軋用鋼,該鋼種生產有三個技術難點:一是含碳量的控制,二是鋼水流動性的控制,三是鋼水含硫量的控制。該廠曾在奧鋼聯冶金專家的全程指導下,兩次在ASP連鑄機上試生產超低碳鋼失敗。在困難面前,他們總結出幾點經驗:一是針對該鋼種對含硫量要求嚴格,且不能通過 LF(鋼包精煉)脫硫等特點,采取KR(機械攪拌)鐵水預處理、使用100%優質廢鋼、加強轉爐冶煉控制等措施控制含硫量;二是加快無碳耐火材料的開發及應用;三是解決RH備件供應;四是優化生產節奏,在三個轉爐同時冶煉時安排超低碳鋼的生產,確保真空度達到工藝要求;五是根據寶鋼經驗,從含碳量 100ppm開始,逐步開發含碳量更低的鋼種。
負責組織生產的班組根據工藝要求,綜合考慮KR鐵水預處理—轉爐煉鋼—真空精煉—連鑄“四位一體”的生產工藝,確定了最佳工藝時間鏈的節點;深入研究轉爐煉鋼的物料平衡及熱平衡,開發出超低碳鋼冶煉工藝;開發弱脫氧工藝,根據鋼中氧含量適當添加脫氧劑,保證鋼中氧含量脫碳后保持在300ppm以內;優化造渣工藝,根據轉爐終點氧含量、下渣量優化造渣劑加入量以及轉爐底吹氬工藝,為真空精煉提供穩定的工藝條件。
信息來源于:中國冶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