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雖然正值深圳的多雨時節,但高交會展覽中心C館多功能廳內座無虛席,中國深圳汽車電子技術趨勢研討會在這里舉行,與會者渴望從參加本次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那里了解到全球和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發展狀況、技術水平以及未來商機。汽車電子在中國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熱切關注。
本次研討會的演講嘉賓頗具代表性,他們中既有從事前沿技術研究的大學教授,也有剛剛起步的本土企業研發負責人,還有來自香港、韓國、德國、美國的業內專家。綜合各位演講者的觀點可了解到,目前汽車電子技術的走向主要是:微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傳感器、16和32位微處理器的應用、高性能移動安全系統、新型電池、汽車網絡技術以及高性能實時操作系統和多種滿足硬件要求的控制軟件等,汽車正朝智能化方向發展。
在此次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劉經南發表了題為《汽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趨勢與技術展望》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汽車電子系統正邁入傳感器網、通信網和計算平臺網三者疊加的“網格”技術時代。這里的通信網是指汽車內的各種總線技術和無線技術,計算平臺網是指一個小型計算機網絡,由引擎控制單元(ECU)與CPU通過數字總線連接構成的信息處理中心。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管欣隨后則以汽車電子重中之重的安全系統(駕駛控制系統),詮釋了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他指出,汽車電子技術的創新從70年代底盤/動力/傳動/車身的全面電子化,經過80年代的自動化、90年代的敏捷化,到2010年將實現智能化。
國際上,第一、二代技術目前發展已非常成熟,市場上也有很多成熟產品;對于第三代敏捷汽車技術,諸如EBS、TC/ASR等也已實現商品化,中國的馬自達6(M6)、寶來(Bora)等車型已在應用。管教授特別強調了方興未艾的第四代智能汽車的電子控制系統主要研發方向:1、智能警示系統;2、智能輔助駕駛技術;3、自主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推出的PATH、IVT、ITS、IVHS等汽車智能化研究項目,不過遺憾的是,中國尚無大的智能汽車研究計劃。
除了安全駕駛系統,汽車電子信息平臺也成為汽車技術創新的另一個重點。汽車網絡、通信、傳感器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這一領域的前進,但與會專家認為,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系統,目前業界的處理能力還沒有做到位,還需要投入大力氣,而中國在信息采集(如電子地圖)方面也做得不夠。來自香港中文大學自動化及計算機輔助工程學系的徐揚生教授認為,IPv6、傳感器網絡技術、數據挖掘與融合技術、中間件技術、WEB-GIS技術、GIS-T、DSRC、移動信息服務技術、無線技術等,將是今后影響汽車信息平臺的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