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工業過程控制技術開發與應用》日前通過專家驗收。
該項目主要攻關內容分為五大課題:
課題1:先進控制與優化軟件及綜合自動化軟件平臺產業化關鍵技術
課題2:基于多種現場總線的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
課題3:現場總線網絡互連技術
課題4:基于現場總線的智能化分散控制站
課題5:基于網絡的設備遠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
經過兩年左右的時間,各課題的攻關任務都得到圓滿完成。攻關的主要成果包括:
(1)提出了基于多種現場總線的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體系結構,形成了建立新一代現場總線網絡控制系統的總體框架,開發完成了FF HSE、PROFIBUS、HART等現場總線接口及MODBUS、HOSTLINK等異構系統信息集成接口,在此基礎上開發完成了基于多種現場總線的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基于現場總線的分散控制站,多現場總線網絡互聯單元等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軟硬件產品,并已實現了產品化推廣;
(2)在解決β-GPC(廣義預測控制器)設計技術、基于頻域的廣義預測控制器設計技術、基于神經網絡的非線性系統智能預測控制設計技術、以化工長流程為對象的復雜系統集成與優化先進控制系統總體設計技術、以流程工業重大設備優化控制為對象的先進控制成套技術等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完成了包括預測函數控制軟件、動態系統辨識、建模及仿真軟件、高級多變量魯棒預測控制軟件、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非線性預測控制系統仿真軟件、數據校正軟件、優化計劃排產軟件等在內的APC系列先進控制與優化軟件以及ESP-iSYS實時數據庫與過程監控平臺等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控應用軟件產品;
(3)開發完成了網絡化的設備狀態監測單元、基于網絡的監測診斷軟件平臺、專家會診環境以及遠程診斷中心與企業監測分析中心、現場監測站等在內的設備遠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形成了先進完整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遠程監測和故障診斷網絡體系;
(4)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BUS現場總線技術,并在新一代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中成功應用;
(5)建立了11家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示范應用基地,基于多種現場總線的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已推廣應用近400套,實現產值超過1.5億元,形成了年產800套的控制系統生產基地;
(6)項目組開發的APC系列先進控制與優化軟件、綜合自動化軟件平臺等軟件產品在揚子石化、金陵石化、巴陵石化、山西天脊煤化工等大型流程生產裝置上成功示范應用的基礎上,實現APC系列先進控制與優化軟件產品推廣應用36套、綜合自動化軟件平臺已推廣應用250余套,產值達到4700萬元;
(7)項目組開發的多網絡互聯單元及FB6000控制系統、FF H1、HSE儀表圓卡及其現場儀表、FF H1/FF HSE網關FF HSE總線供電中繼器、基于FF H1、HSE現場總線的分散控制站、基于網絡的設備遠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等成果也初步實現了工程應用,并已開始了產品化推廣;
(8)項目實施中,共取得4項省部級以上獎勵,5項省級科技成果鑒定,申請了4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超過28項;實現軟件產品登記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38個,發表論文超過126篇,參與編寫了兩本專著與教材。
(9)培養了超過50名碩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和5名博士后,各課題承擔單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年輕技術骨干組成的穩定技術隊伍。
已獲得的5項省級科技成果鑒定是:
“基于多種現場總線的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課題
基于多種現場總線的控制系統
基于多種現場總線的實時數據庫軟件平臺”
“先進控制與優化軟件及綜合自動化軟件平臺產業化關鍵技術”課題
高級多變量魯棒預測控制軟件
實時數據庫軟件
鉆桿對焊熱處理工藝自動化控制系統
獲得的國家級獎勵和省部級獎勵是:
“現場總線分布控制系統開發及應用”獲200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WebField ECS-100控制系統”獲2002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WebField ECS-100控制系統” 獲2003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現場總線分布控制系統開發及示范應用”獲2001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基于多種現場總線的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課題
申請了13項發明專利,獲得了8項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了10項軟件產品登記,其中5項已獲證書;
2)“先進控制與優化軟件及綜合自動化軟件平臺產業化關鍵技術”課題
實現軟件產品登記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22個。
3)“現場總線網絡互連單元”課題
申請了3項專利,和2項軟件版權登記;
4)“基于網絡的設備遠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課題
申請了14項專利,軟件登記3項。
5)“基于現場總線的分散控制站”課題
申請了4項專利,軟件著作權8項。
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已達到攻關計劃項目合同書規定的要求,部分指標超額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