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欽
來源:《人民日報》
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如何提升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更好地發揮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與浙江省玉環縣委、縣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論壇”上,有關專家學者就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模式選擇與金融支持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和交流。
使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與會者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臨兩個不容回避的問題:一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成本過大,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要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階段盡快向創新驅動階段轉變。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不僅是自身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因此,應注重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使其成為技術創新的決策主體、投入主體和收益主體。
培育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是中小企業持續成長的重要保證。與會者認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存在一些困難:一是缺乏技術創新人才。科研開發人員絕大多數集中在大企業,在中小企業的很少,這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二是創新資金來源不足。中小企業社會化程度較低、資本總量較小,難以應對技術創新成本高、回收期長等風險。三是技術創新投入不足。據統計,我國成長型中小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費用占其銷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31%,不僅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也低于我國工業企業的平均水平。因此,應通過培育和提升創新能力,使廣大中小企業從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轉變,從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式經營轉變,從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轉變。
推進管理變革是提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會者指出,在現階段,中小企業的管理變革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維變革,即從“一招鮮”向“持續創新”轉變;二是組織變革,即從“部門管理”向“團隊管理”轉變;三是機制變革,即從“拿來主義”向建立“長期機制”轉變。只有實現這些變革,企業才能真正形成和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